溫故知新——失落的王朝----流通紀念幣
溫故知新——失落的王朝----流通紀念幣
來源:中國精制幣網
很多人會預料到郵票的今天,但我們無法面對紀念幣的沉淪---這個失落的王朝。
在整個郵幣卡收藏板塊中,紀念幣的發行起品種是最少的,這個王朝的輝煌我們歷歷在目,那么是什么因素導致它的沉淪,它的兄弟——金銀幣板塊,長達四年的輝煌牛市,必須讓我們對紀念幣進行深刻的反思。
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紀念幣的優勢及劣勢 :
優勢:
1、 紀念幣的發行非常嚴肅 規范,它代表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權威。
2、目前每年紀念幣發行套數僅為3-5套發行量受到嚴格控制,比較郵票及金銀幣的發行品種,相差太大。
3、 發行的題材越來越豐富,從野生動物系列到人物系列;從文化遺產系列到賀歲系列
4、 紀念幣的制作工藝及防偽性能都在提高。
劣勢:
1、相比較金銀幣而言,中國金幣總公司將金銀幣產業化,中國金幣總公司非常注意金銀幣的策劃 宣傳 包裝 銷售 它的特約網絡遍布全國各地共計56家。如果中國金幣總公司是一家企業,那么金銀幣便是他的產品,他的行為完全是企業行為,。而對紀念幣而言中國人民銀行明確規定發行1年內不得買賣,流通紀念幣對人行而言僅僅是人行發行的一種貨幣,它不是商品,人行也不可能對它進行商業運作,對投資者來說 政策的風險是巨大的,而人行只規定康銀閣公司裝幀紀念幣的合法性,更使眾多投資者產生反感而拒絕紀念幣。
2、97年的火爆行情下,磁卡,郵票,紀念幣,本色金銀幣高漲幾十倍此行情結束后,磁卡已基本退出收藏領域,郵票一蹶不振,紀念幣沉淪了,本色銀幣也無起色,唯一亮點便是從1998年開始發行的彩金銀幣板塊,因為在紀念幣向上價格區間堆積了眾多的套牢盤有誰會成為解放軍,解放這么多老苦大眾呢?
綜上所述,紀念幣真的就此沉淪如磁卡一樣退出收藏領域嗎?不如今香港澳門 一度跌破面值[可怕]。建國50周年也近面值,十枚動物全套240元,以上價格都是歷史最低價,紀念已是跌無可跌,所剩的便是機會。彩金銀幣的發展除中國金銀幣公司功不可沒外,社會力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從彩金虎的馮江,到龍文化的張旭東,從臺灣光復的江會青,到錯板龍鳳的老寧波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繼的努力,創造了金銀幣輝煌的歷史。
而流通紀念幣正是缺少了領軍人員,而群龍無首,我們呼吁有實力的投資者能關注這一板塊,以長遠的目標投資這一領域,終將會有個說法,或許機會就在那里。
紀念幣的冬天已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