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稿:如需引用,務必注明摘自“中國集幣在線”并署名!
作者:石頭城
先從宏觀經濟形勢說起。今年一季度以來,國家不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投資規模和信貸規模開始收縮,各個投資市場的漲升空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從總體上來看,今年投資活動的風險大于收益,郵市和幣市也不例外,但在總體風險大于收益的情況下,收益大于風險的投資機會仍是存在的,投資者應當關注和把握這些機會。基于上述認識,我們來討論下半年的郵市和幣市 郵市在經歷了幾年的調整之后,今年上半年終于揚眉吐氣了一把。不可否認,郵市的政策面、群眾基礎、流動性仍然有著幣市不可比擬的優勢,特別是6月25日國家郵政局銷毀庫存郵票的舉措更是極大地鼓舞了郵市的投資熱情。我們且不論銷毀庫存郵票的舉措是不是為了扶持郵市,也不論銷毀庫存郵票對當前的郵市有多大的實際推動作用,我們僅論一點,銷毀庫存郵票增強了郵市的投資信心,而對于投資市場,這一點是最關鍵的。我們在討論市場時,涉及最多的話題是市場價格的漲跌,其實,市場價格的漲跌是一個表現現象,它實質上是市場參與主體心態的多空變化。市場參與主體持籌信心增強時,市場價格就堅挺;市場參與主體都急于將籌碼變現時,市場價格就疲軟。顯而易見的是,今年春節以來,郵市的投資信心是在將信將疑中不斷增強的,現在大家幾乎一致地認為,今年郵市行情還將繼續演繹。 我們在看到郵市向好一面的同時,也要看到它不足的一面。由于郵市前幾年的持續熊市和集郵愛好者隊伍的萎縮,郵市積重太深,因此,郵市想走出1997年那樣的巨大行情是十分困難的。銷毀30億元的庫存郵票,也僅相當于一年的郵票發行市值,我們在看到利好的同時,也不能將利好無限放大。在郵市市值依然十分龐大,而投資資金相對不足的條件下,郵市投資仍然要選好品種,好的品種的標準仍然是價格彈性和流動性。筆者認為,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郵市投資品種一定要選熱門品種,最好選擇已經形成炒局的品種,這樣,即使在波段操作中出現失誤,還有變現出局的機會,否則將陷入“流動性之死”。 幣市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可謂既是刀山火海又是陰雨連綿。所謂刀山火海是指老品繼續堆積新品繼續上市使得幣市籌碼云集,誰敢涉足其中,就如同陷入刀山火海,倍受煎熬。所謂陰雨連綿是指不論老品新品價格一起綿綿陰跌,讓投資者痛苦萬分。前些天,網上在討論金銀幣市場到底是一個什么樣性質的市場。從最近幾年金銀幣市場的發展軌跡來看,金銀幣市場應該是朝著以收藏為基礎的投資市場方向發展的,“快樂收藏,理性投資”就是對這一發展方向的最好概括。
但自今年以來,這個發展方向開始偏離。筆者曾經提出,隨著金銀幣市場的發展,市場規模的擴大和市場結構的扭曲、新品的不斷發行和資金的相對匱乏、產品的推陳出新和宣傳的相對滯后這三大矛盾越來越突出。金幣總公司在這些矛盾面前束手無策沒有作為,不僅如此,金幣總公司的宣傳和銷售工作與以前相比還出現了退步,這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市場對《西游記》(二組)彩色金銀幣的冷漠態度就是例證。特別應當引起注意的是,當一個投資市場的投資者對該市場新發行的投資品種表現漠然或選擇規避時,這個市場的運行機制和發展前景就出現了較大的不確定性,準確的講,就是市場的系統風險,這是最大的市場風險。
金銀幣市場的發展方向既然發生了偏離,究竟偏離到何處去了?從近期的市場來看,金銀幣市場正向一個完全投資投機市場發展,并且越來越受到郵市的影響。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對于金銀幣這一發行量小,價格升水高的產品來說,進入完全投資投機市場是不適合的,它不可能具備郵票那樣的投機屬性,因此,在完全投資投機市場中,它的出路只能是越來越窄。但既然由于各種復雜原因造成了金銀幣向投機品種轉化,投資者只能適應這個變化,運用投機的理念和方法來炒作金銀幣。
綜上所述,今年下半年的郵市和幣市都應當圍繞熱門品種,做波段,做短線,除非市場政策面和基本面發生重大轉變,這個操作理念應當一直堅持。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7-23 0:43:07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