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貴金屬紀念幣誕生于1979年,她和我們偉大的改革開放事業一起成長,目前已向海內外發行10大系列,260多個項目,1500多個品種。這些貴金屬紀念幣題材豐富、制作精美,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世界審美潮流,屢屢在國際錢幣界獲得大獎,成為世界錢幣精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5年來國內貴金屬紀念幣的集藏隊伍逐步形成,其間的發展有經驗也有教訓,金銀幣市場有高潮也有低迷,整體的發展軌跡呈現脈沖勢態。脈沖式的發展對2008北京奧運紀念幣項目的穩健運行是一種考驗,所以當前有必要探討如何推動金幣事業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這也是符合金銀幣愛好者的整體利益的。
筆者認為弘揚金幣文化、擴大集藏隊伍、實現金幣價值是促進金幣事業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的三大要素。本文僅對弘揚金幣文化這一要素進行探討,提出“包容多元的金幣文化和多元地傳播金幣文化”的淺見。
金幣文化多元性的成因
金銀幣題材豐富、項目眾多、品種之間價格差距巨大,既有數萬元、數十萬元的珍稀品種,也有幾十元、幾百元的大眾集藏品,這種落差是金幣文化多元性客觀存在的物質基礎;
金銀幣愛好者來自五湖四海,各人收入情況不一、教育水平不等、職業背景不同,導致愛好者之間參與的理念不同,這種差異性是金幣文化多元性的主觀因素;
金幣文化多元性的存在,必然會導致信息反饋的繁雜,有些甚至是尖銳對立的,包容多元的金幣文化,需要樹立主流的價值觀。
金幣文化的主流
筆者認為可以從三方面闡述,即:幣之美、幣之緣、幣之財。
幣之美:金銀幣的美學價值體現在題材、設計、材質、鑄造、包裝。一枚精品金銀幣往往紀念性和藝術性并重,題材優中選精。設計或工于寫實,像匠人一樣忠實原著;或超凡脫俗,讓人耳目一新,由此藝術的附加值已被注入。材質和鑄造是體現國家造幣技術最直接環節,坯餅、模具、雕刻師、鏡面、磨砂、浮雕、彩色移印、激光全息、多種材質等等造幣工藝,一環又一環體現了當時國家的工業文明,由此方寸之間的金銀幣已被注入科技附加值。
幣之緣:情感的投入是集藏金銀幣過程中的必然環節,這種情感的投入是一種緣分。既有對某一品種的偏愛,也有對保值增值的期許,還有泉友之間誠摯的友誼。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各種情愫會伴隨金銀幣集藏,它是金幣文化的外延。
幣之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金銀幣集藏富有活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保值增值,理性投資金銀幣既能得到物質利潤的回報,還能獲得理性的投資理念、技巧等等精神上的收獲。投資是最能檢驗人性善缺的一項活動,豁達、自信、貪婪、恐懼、以藏養藏、落袋為安、無限風光在險峰等等各種心態交織在金銀幣的投資領域,這種財富的積累和追求也是金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多元地傳播金幣文化
普及錢幣知識、宣傳和傳播金幣文化需要兼容并蓄、多渠道形成合力,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筆者認為可以從三方面著力:繼續完善宣傳主渠道,重視和支持民間宣傳媒體,開拓新思路、嘗試新的宣傳方式。
完善宣傳主渠道:《中國金幣》、“中國金幣 www.chinagoldcoin.net”、國際錢幣展和各地巡展這是金幣文化傳播的主渠道,多年來卓有成效。權威、信息量兼顧深度和廣度,一直被金銀幣愛好者稱許,然仍可作下述完善------《中國金幣》宜早日成為社會公開發行的刊物,擴大社會影響,吸收成功專業刊物的經驗,將經典、財富、時尚的理念注入《中國金幣》,樹立中國金幣品牌;“中國金幣 www.chinagoldcoin.net”宜增加互動性和親和力,例如定期請錢幣界專家、學者、領導答疑解惑,初期可采取后臺征集提問、統一回復,待條件成熟后再互動進行;錢幣展的前期媒體宣傳以及展覽結束后的成果渲染,還可以繼續努力,若能將短短三天的展覽的效應延伸至一個月,那么這個邊際效應是很可觀的。筆者認為宣傳主渠道的資源還很多,宜統籌開發,因為有些資源只有官方才能有效利用。
重視和支持民間宣傳媒體:民間網站、報紙、作者一直力所能及地在宣傳金銀幣、擴大集藏隊伍。民間媒體有其固有優勢,例如直面市場、思想活躍、言論活潑、環境寬松、較少制約等等,官方要重視這個力量,加強溝通、合理引導,在信息、財力方面加以支持,上下齊心形成合力。
開拓新思路、嘗試新的宣傳方式: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能吸引更多層次的愛好者加入,新的宣傳方式必然能帶入新的收藏群體。以下方式可供參考:
一、進入大型博物館陳列。本人參觀過中國錢幣博物館,閱讀博物館簡介,獲知曾有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展出,然遺憾未有現代金銀幣的常設展柜;上海博物館也有專門的錢幣展廳,整個博物館有青銅器、雕塑、書法繪畫、錢幣,這是很令錢幣愛好者自豪的,因為錢幣可以和公認的藝術品并列展出,但仍然遺憾沒有展出現代金銀幣。我們也許不能將所有現代金銀幣陳列在中國錢幣博物館,但是可以將某些具有特殊意義的金銀幣陳列起來,這能大大提升整個金銀幣的形象---她不是炒做對象,這是藝術品、并因其紀念性而富有史料價值。這是戰略高地,因為藝術品的想象空間幾乎是無限的,它將讓金銀幣擺脫材質價格的向下引力。
二、鼓勵個性化收藏,在國際錢幣博覽會或巡展期間,舉辦貴金屬紀念幣收藏展,設立大獎、金獎、優勝獎等,提升金銀幣收藏的文化層次,挖掘金銀幣的內涵和深度。錢幣專家李鐵生先生曾說:收藏有三品,藏品、藏識、藏德(《中國金幣》第8輯第86頁)。舉辦金銀幣愛好者收藏展是檢驗藏品和藏識的有效途徑,榮譽和適當的物質獎勵能夠引導金銀幣收藏向知識化、系列化轉化,形成愛好者學習金銀幣知識、長期積累藏品的風氣,摒棄短期投機炒作的風尚,這對金銀幣事業穩定、持續發展是有利的。
三、融入理財領域,成為理財工具。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中產階層逐步形成,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已有8000萬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公民。這個階層的出現,促使理財業成為新興行業,隨之帶來各種理財博覽會的召開、各種理財雜志的出現,證券、外匯、房產、藝術品收藏等等各種理財工具可供中產階層選擇。金銀幣投資投入資金可大可小,投入方式細水長流、日積月累,在本質上是一項非常好的理財工具,如何有效地融入理財領域,樹立金銀幣保值增值的理念,需要前期的準備工作,只要基礎扎實,前景是豁然開朗的。
四、增加金銀幣愛好者團隊的凝聚力,組建金銀幣愛好者交流的組織。若一個團隊的主流思潮是學習、向上、互愛的,那么她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反之,如果她是弱肉強食、欺詐、猜忌的,那么只會使原有的力量不斷流失,走向末路。金銀幣愛好者需要一個組織,它可以是協會、俱樂部,也可以是沙龍、論壇。定期聯誼交流集藏心得,暢談市場發展,用中堅的力量引導市場輿論、營造有益于金銀幣事業持續、穩定發展的氛圍。
正視金銀幣文化的多元性,樹立主流的金銀幣集藏價值觀,運用多元的宣傳手段,擴大集藏隊伍,讓2008北京奧運紀念幣項目成為金銀幣發展的助推器,以使金銀幣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作者:金偉國
電話:1390575****
msn:jinweiguo****@hot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