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著作權屬作者、《金幣資訊》報和“中國集幣在線”,如需引用,務必署名,并注明摘自《金幣資訊》報和“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作者:寶 木
金幣在郵幣卡市場崛起,是近10年來的新生事物,蓋因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了小康水平,人們對金幣的集藏和保值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導致了社會購買力的提升,催生了市場交易的興旺發達。從二十一世紀初一場波瀾壯闊的彩金幣行情應運而生,大量集藏者和投資者不僅了解到金幣無窮的集藏與投資魅力,而且也因此認識到其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內含。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作為錢幣集藏中的“王子”,金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這種優勢在中國的集藏界,正以高貴、典雅和開拓的魅力,向人們快速走來。
盡管近20個月來,彩金幣市場出現了力度較大的回調行情,但是這波延綿時間非常長的調整,并沒有摧毀投資者和集藏者的意志,相反由于價格在一定區間獲得了較強的支撐,反而堅定了不少投資者的長線持有信心。畢竟目前絕大多數強勢品種均在2001年啟動時的上方運行,而且不少品種的價位依然遠遠高于當初的價格。象《貴妃醉酒》彩金幣、《寶玉賦詩》彩金幣和《虎年》彩金幣等,均有至少2倍以上的純升幅,如果從3年多來彩金幣整體的走勢衡量,那么現在不少品種的表現用強勢盤整也形容,實不為過吧!而恰恰是這種在郵幣卡市場上出人頭地的表現,令這段時間形態紛紛趨弱的郵票和電話磁卡自愧弗如,相形見絀的的對比,也烘托出彩金幣板塊蒸蒸日上的市場格局。
當然,隨著前些年高漲的炒作偃旗息鼓,大量市場人士也開始將目光由金幣的價格轉向了圖案,畢竟集藏品的生命力建筑在圖案所表達出來的文化內含,這一點是作為集藏品的最根本保證,也是區別于那些黃金材質的主要方面。可以說,沒有文化內含的金幣,那么就毫無欣賞價值和集藏價值,除了因短時間的投機導致的市價波動外,其最終的命運將與普普通通的黃金材質(金塊)接軌,而只能夠體現出本身固有的行價,卻永遠不會折射出因文化內含所釋放出來的特殊集藏價值和投資價值。因此文化是集藏品永恒的價值體現所在,金幣作為一種非常特殊的集藏品,同樣無法擺脫文化所帶來的價值觀。
因此,提升金幣文化的社會地位,是一件值得重視的事情,而且這不僅僅是必要,而是必須要做的事,應該將其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畢竟它關系到今后的市場影響,關系到價值的體現,關系到集藏者的素質提高。所以北京新文時代金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于2004年12月10日在北京舉行“弘揚金幣文化”座談會暨征文活動,是值得贊揚和提倡的高瞻遠矚之舉,是為弘揚金幣文化,推動中國金幣事業健康穩步發展的有益嘗試,尤其是將發行部門、各級經營商(包括官民雙方)和集藏者與投資者等納入一堂,形成群策群力的群英會,能夠充分表達各方的真知灼見,形成合力來推進金幣文化的健康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戰略意圖是非常的明確,必然會受到各方面重視,也為今后的金幣市場發展奠定扎實基礎,而且這也可以從征文的三個厘定題目(〈1〉什么是金幣文化,如何理解金幣文化的內涵和外延;〈2〉如何進一步弘揚金幣文化,普及錢幣知識;〈3〉如何通過宣傳和傳播金幣文化,引導正確的集藏理念,推動金幣事業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中窺得。
必須指出的是,在2年前同樣召開過類似的會議,且對金幣市場影響力的擴大起到了積極作用。2年后的今天,雖然金幣市場在調整中步入相對低迷的階段,但相信接軌調整后的市場,人們對金幣的投資價值、文化價值、集藏價值和欣賞價值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個高度,而此時此際再次重點探討金幣文化,其環境更加的有利,可謂是適逢其會的良好舉措,將對今后的金幣集藏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11-26 2:12:15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