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拍賣導報)集郵是一種文化娛樂活動,就應在文化娛樂上做文章,立足休閑、怡情,怎么開心怎么玩,始終把健康和快樂放在第一位。集郵者在組集參展和各種具體集郵活動中,常會遇到不開心的事,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這些煩心事,是關系集郵質量和集郵成敗的關鍵。有的人對新郵、對郵市,看哪兒也不順眼,整天吹毛求疵罵罵咧咧,很不開心。何苦呢!玩不起就別玩,沒人逼咱。集得起,放得下,這才是健康的集郵態度。覺得集郵還有意思,還值得一玩,就認認真真地玩。如果體會不到其中的奧妙和真諦就不玩,有個集郵好心情很重要。
集郵與時俱進,還應體現在對郵票的認識和態度上。眼下郵市不行了,好多新郵增值基本無望了,既然如此,就別勉為其難對新郵耿耿于懷著急上火了,應適當淡化郵票的商品和增值屬性,應靜下心來,認真琢磨琢磨郵票還有啥用處。能貼信的就貼信,有欣賞價值的就欣賞,有組集用處的就用來組集,增不了值就別再指望它了。它是塊干啥的料就叫它去干啥,票盡其“才”、盡其用,量“才”適用為上。
還有好多觀念也應及時轉變。比如上集郵公司買新郵太貴,預訂新郵不劃算,那就上郵市去買便宜的;在郵市里淘不到好東西了,就去民間搜索挖掘;自己獨來獨往集郵沒意思了,就聯合起來搞郵會互助。以前見啥買啥藏了一大堆雜封雜片沒用就別攢,別再盲目購買了,到時候處理不掉愁煞人,處理掉了又心痛。年年買年冊太俗、太簡單,就別全買了,選自己用得著的買,一定要隨心所欲,有的放矢,把錢花在刀刃上。休閑事就要有個休閑來頭,別搞得太緊張太繁瑣了。
新時代的集郵就要有新時代的樣子,才能與時代發展合拍。與時俱進是個好詞,放在集郵領域里,也很值得琢磨品味。
近來郵商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啥也炒不起來,炒啥啥賠,炒啥都沒戲。大多時候是郵商自拉自唱,沒人跟風。炒郵沒了氣候,沒了市場。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數大郵市還有點“炒”味,其他郵市基本上“稍息”了。
郵市就這么怪,熱的時候,三四千萬的印量能炒得翻天覆地;冷的時候,幾十萬印量的盤子也翻不動。號稱千萬多郵人的郵市,面對300萬印量,市值僅幾百萬元的郵資封片竟也束手無策,真是看不懂了。
郵品從炒郵和藏郵兩極向藏郵一極轉化是大勢所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