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百姓投資理財十大看點 |
發布日期:2004-1-3 9:4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個人投資理財已成為新年最熱門話題之一。展望2004年,個人投資理財市場看點多多。
一、個人炒金:進入“黃金”期
2003年,黃金市場成為美元熊市的贏家,國際金價兩年漲幅近50%,國內金價隨之9個月內上漲近30%,投資黃金步入“黃金季節”。
2003年12月2日,一位成都投資者以16647.50元的價格,在招商銀行成都分行購買了5盎司黃金,成為新中國內地的第一位個人實物黃金投資者。中國銀行在上海推出了針對個人投資者的“黃金寶”業務。11月29日,“猴年賀歲金條”全國限量發行,上市不久就被搶購一空。同步進行的回購業務表明俗稱“小黃魚”的賀歲金條已完成了從消費到投資工具的轉換。
隨著國內開放黃金投資領域,黃金需求量將會有大幅度的增長。2004年黃金飾品將實行“價費分離”,5%的消費稅有望取消,黃金期貨市場也有望推出。對于歷來就有買金藏金理財習慣的中國人來說,黃金無疑會成為2004年一個熱門的投資品種。
二、國債:步入價值投資時代
2003年的國債市場,出現了多年來少見的跌勢,讓投資者領教了市場風險。2004年國債市場增量空間不大,但對百姓來說,在投資品種上、在利率上都會有很好的投資選擇。從2003年四期國債發行利率上揚的情況看,2004年國債發行利率將有局部上升的可能。
目前《國債法》已經列入本屆人大的立法規劃。2004年將重點發展國債二級市場,目前開放式回購交易和國債遠期交易的準備工作均已結束,將盡快推出。
三、股市:機會多多
2004年,股票市場充滿機會。經過近三年的下跌,目前市場市盈率指標正在結構性趨好,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都促使證券市場恢復活力。
機構投資者將主導市場,價值投資理念將進一步得到體現,同時交易所還將推出一系列新的投資品種和創新工具。但由于證券市場的體制性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整體市盈率水平仍然偏高,在增量資金有限、投資理念逐步成熟的情況下,以“價值發現”、“價值挖掘”為主的“局部牛市”還是后市的主要特征。
四、基金:改變傳統存錢習慣
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日前完成的大型“居民投資理財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基金、存款、國債、股票是目前及將來三年內我國居民最主要的投資渠道。其中,基金已經明顯超過存款,成為我國居民投資理財方式的首選。
2003年在債券基金、保本基金、指數基金等低風險產品在市場上掀起熱潮,貨幣市場基金在年底也破繭而出。貨幣市場基金具有流動性強、收益穩定的特點。在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的規模甚至遠遠超過了儲蓄存款的規模。貨幣市場基金的出現,將徹底改變人們的傳統存錢習慣。
五、信托:委托理財備受追捧
《信托法》、《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和《資金信托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標志著從1999年開始的信托業第5次整頓已經結束,一個嶄新的信托業出現在世人面前。業內人士認為,2003年至2005年將會出現我國新信托市場崛起的第一個高潮。
2004年信托產品創新會豐富多彩,也會給投資者創造不少機會。從信托產品的管理方面來說,目前,銀監會對信托的管理比較市場化,信托業的創新可以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物貿易市場自如對接,在產品設計上,信托公司還可以在證券投資計劃上捆綁一些實業領域的信托產品,創新出各種不同的產品適用于不同的投資者。
六、儲蓄:風光依然貨比三家
近期,央行擴大了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特別是向上的浮動范圍;允許存款利率向下浮動;并表示今年要進一步擴大利率放開的品種,形成基準收益率曲線。
一些銀行已經對港幣利率率先進行了下調。浙江、福建、黑龍江、吉林等部分市、縣的農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最大可以上浮30%。居民儲蓄存款利率向下浮動的政策不久也會開禁。所以,廣大居民在考慮存款安全的前提下,不妨通過“貨比三家”,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機構和品種。
七、匯市:機會多多風險不小
隨著外匯市場逐步放開,居民可以通過因私購匯等渠道合法取得外匯,從而使炒匯堂堂正正地走進居民生活。近年以來,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匯率變化無常,投資獲利機會大增,導致個人外匯交易隊伍迅速壯大。與此同時,各商業銀行根據市場需求,各種外匯理財工作室、各種外匯投資理財品種也相繼問世。
2003年美元匯率的持續下降,使越來越多的百姓通過個人外匯買賣,規避了國際貨幣的匯率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匯市的火爆。相信2004年的世界也不會平靜,風云變幻的2004年同樣會給百姓帶來更多的炒匯機會。
八、商鋪:價值顯現慢慢來
商鋪市場,由于投資成本大,普通老百姓難以問津。同時,“一鋪三代”也著實對百姓有著巨大的吸引力。2004年各種新的商鋪投資可能給投資者創造出若干機會。
2003年,在深圳、北京等地出現了買鋪零首期的承諾,大大降低了投資門檻。新的“產權投資理財”方式采用投資者投資置業、擁有完全真實的產權,而交由經營公司統一出租、管理,最終讓投資業主穩定收益的模式,有效降低投資門檻的同時保證了收益的穩定性。
九、企業債:投資價值不可小視
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嚴重滯后,發展空間巨大。種種跡象表明,企業債券發行有提速的可能。近期央行報告又明確提出“穩步推進企業債利率市場化改革”,而《企業債券管理條例》也有望在2004年推出。2004年企業可轉債券、浮息債券和銀行次級債券可能會成為很好的投資品種。
十、保險:宗旨在于分散風險
很多百姓買保險的過程暴露出盲目性和忽視保險保障性等問題。目前國內的保險市場仍不成熟,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一些收益類險種看上去的確能帶來不菲的收益,但和未來的新險種相比,其收益并不一定很高。同時,許多家長都為子女買了不少保險,而恰恰忽略了對自身保險的投入。為子女投保的父母們多半是家庭的經濟支柱,這個年齡段最需要得到保障。
購買保險首先是基本醫療保障,其次是大病保障,然后再是養老保險,最后才考慮進行投資性的保險。不同收入水平也應不同考慮:在加入社會統籌保險的前提下,低收入家庭有了基本保障,此時需要考慮的仍是購買人身意外險等保障型險種,收入情況好一點的,則可考慮養老保險;中等收入家庭在此基礎上,可以考慮購買一些有保底收益并較安全的投資性險種;而對于高收入家庭來說,在基本保障無憂的情況下,則可以考慮住院補貼等險種提高生活質量,并可以進行一些相對有風險的投資性險種。(中國經濟時報 文/夏志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