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盎然的另類收藏 |
發布日期:2004-1-2 9:4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來源:山西晚報
收藏不再像以往那樣,僅僅是有錢有閑人的愛好,如今它已成為平民百姓的一種生活樂趣,因此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另類收藏品便成了收藏愛好者的新寵。這些人認為,只要自己喜歡,哪怕數量很小、品種單一,也是自己的收藏,令人回味無窮。
千姿百態牙簽盒兔仔牙簽盒、熊仔牙簽罐、青蛙牙簽盒等等,無不千姿百態,琳瑯滿目。從牙簽盒的材質來看,有木質的、竹制的、藤編的、銅鑄的、鐵造的、塑料的、水晶玻璃的,材料多樣,用途一致;從牙簽盒的形狀來看,這里面有盒裝的、筒裝的、箱裝的、瓶裝的、罐裝的,形狀各異,無不小巧精致;從牙簽盒的功能來看,有單一功能的,有多功能的,有靈活自動的,其中有不少機關巧妙,創意多多;從個性造型來看,更多的則是卡通動畫,帶給人一份童趣,令人愛不釋手,無不值得好好收藏。
冷冷熱熱的小人書小人書學名又叫連環畫,它是在圖書插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25年,點石齋出版了《三國演義》,以三國故事為題材,采用線裝左開本,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描寫了百年左右發生的事件。同時它用的是文不甚深、言不過俗的文言,適合讀者的胃口,既長知識,又有趣味。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可以說是小人書最輝煌的時期。1982年,全國出版小人書8.6億冊,幾乎全國人民人手一冊。如《十八羅漢斗悟空》,內容新穎,妙趣橫生。小人書反映的故事不僅有國內的,還有國外的,如當時著名畫家華三川根據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三部曲編繪的《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也很受讀者喜愛。我國老一輩美術工作者中的許多人都曾涉足過小人書的創作,如國畫大師劉繼卣先生畫的《雞毛信》,從構圖到筆觸都很有特點。
但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表現時代特征的卡通畫漸漸取代了小人書。另外,形式陳舊,意識落伍,出版成本過高,稿酬過低等因素,使小人書創作隊伍難以為繼,從而開始造成小人書“衰落”。小人書出版品種及數量的驟減,令過去不被人重視的一些小人書在不知不覺間成了收藏愛好者的新寵。
鋼筆收藏受青睞自19世紀80年代中期在羽毛筆的基礎上發明了鋼筆之后,鋼筆迅速替代傳統的羽毛筆而成為20世紀主要的書寫工具。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電腦、打印機與網絡迅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鋼筆的書寫功能.但直至今天,鋼筆在大量重要的文件簽署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由于多重性,鋼筆逐漸進入人們的收藏視線。
收集鋼筆最常見的是按品牌收藏。也有人按鋼筆的不同吸水結構進行收藏,如脫卸式、彈簧式、推拉式、真空式、捏桿式和螺旋式等,這種收集方式展現了鋼筆的不斷改進歷程。還有一些收集方式受到藏者推崇:一是根據鋼筆的材質進行收集,當中又可分為筆尖的材質和筆桿的材質等;二是只收集筆桿上的圖案,這類品種主要集中在近50年來生產的鋼筆中。一些合金鋼筆的交易價格相對較低,是初入門者較喜歡的集藏對象;三是收集名人使用的鋼筆,這種收集方式并不拘泥于鋼筆的品牌與材質,其中領袖人物、名作家和社會知名人士所用的鋼筆是主要的集藏范圍。
重新認識老唱片唱片自1907年傳入中國后,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在這樣一個飽經戰亂和動蕩的世紀里,這個時期老藝術家、老藝人們所灌制的唱片能夠逃過各種各樣劫難而保存至今的唱片少之又少,尤其是一些有原包裝,唱片唱詞齊全的上品套片,更屬鳳毛麟角。另外,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隨著人們喬遷新居,一些老唱片正在不斷被發現,但也同時不斷被損耗,真正能夠得到有效保護和收藏的,僅僅是一小部分。面對越來越稀少的存世量,老唱片至今剛剛引起收藏界的重視。如京劇、歌曲、相聲等領域的藝術家,他們灌制的原聲唱片,逐漸得到社會重視。唱片收藏可以說是一塊尚待開墾的處女地。
值得收藏的仿品文物的不可再生性決定了文物商品必然越來越少,仿制品的出現在所難免,它滿足了不同層次收藏者的需求,好的仿制品同樣存在較高的經濟和收藏價值如中國歷史博物館仿制的10件青銅國寶,每套售價為1.89萬元。這10件仿制品無論是原料還是制作工藝,都是以當年的情況為準。
與實用商品不同,藝術品是自由定價,是靠買者的藝術審美、藝術修養、鑒賞水平決定的即便是仿品,很多也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其實早在我國古代,便有仿品出現,如清仿明的,唐仿秦的,張大千仿唐寅的,這些都是精品。現在的很多高仿制品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如現代仿古瓷器,它采用了現代的高科技手段,瓷質細膩,與古瓷相比有過之無不及,從畫工和所用顏料上,似乎比古瓷上的圖案和發色更加惹人喜愛。
仿制品同原作、真品相近,也是一種藝術品。它從用材上、形體上、工藝上、風格上,要求同原作、真品保持一致,力求做到形神畢肖,足以亂真,可滿足愛好者的需要。隨著收藏事業的發展,這類珍貴仿制品會愈來愈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