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央行貨幣政策和金融宏觀調控 |
發布日期:2003-12-31 11:3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時值歲尾,又到了回顧與展望的時候。2003年,無疑是中國金融業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從銀監會成立到央行職能調整,從121號文件的出臺、存款準備金的提高到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的啟動……接踵而來的事件對中國金融業的影響是空前而長遠的。通過這些目不暇接的事件,我們聽到了中國金融業不斷前進的腳步聲:以間接調控為主要手段的貨幣政策調控體系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漸行漸近,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溫故而知新。回望中國金融業一年來的歷程,目的在于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不斷增強對金融發展規律的認識,以更開放的視野把握金融改革進程,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003年,對于金融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年份。在嚴重的非典疫情形勢下,金融業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一起努力推進經濟健康發展;銀行監管職能從央行中分拆出來,加強了央行宏觀調控和銀行監管的職能;全年外匯儲備增加1000多億美元,為經濟的進一步開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信貸過快增長,加大了貨幣政策的壓力;一些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此起彼伏,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及金融宏觀調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風雨過后,彩霞滿天。回首2003年,正是成功地應對了這種挑戰,不斷地增強了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及實施金融宏觀調控的前瞻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中央銀行方才受到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和良好的贊譽。
在2002年年底就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周小川,今年12月6日在“2003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了一個特別的講話,他從稅收改革的角度討論了城市土地管理模式及其對宏觀調控等方面的影響。乍看起來,作為一個央行行長,周小川大談特談稅收制度改革和城市土地管理模式,這與他負責的央行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及實施金融宏觀調控沒有什么直接的聯系。但仔細一琢磨,他所講的這些觀點其實都與金融宏觀調控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其宗旨就是不斷增強中央銀行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及實施金融宏觀調控的前瞻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中央銀行工作水平。
新一屆中央銀行領導集體,正是在這樣的新思路指導下,在2003年進行了新的實踐、新的探索。
這些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年底來自權威部門的信息表明,今年我國GDP增長速度將不會低于8.5%,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勢頭。央行最新的金融統計數據則表明,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1.6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增加2.87萬億元,同比多增1.23萬億元。總體看,貨幣信貸增長偏快的趨勢得到初步控制,金融運行平穩。
成果是輝煌的,但工作卻是艱辛的。今年四五月份,春暖花開的季節,并不都是陽光燦爛。全國一些地區在遭遇突如其來的非典的同時,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出現了過快增長的跡象。央行統計資料表明,4月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含外資機構)本外幣余額為15.05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增幅比年初高1.9個百分點,是1997年以來最高的。5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為19.95萬億元,同比增長20.2%,是1997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值,增幅比上年同期高6.2個百分點,比上月末高1個百分點。貨幣信貸增長呈現逐月提速的態勢。
與此同時,房地產投資及信貸出現了過快增長的態勢。權威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03年3月,我國房地產貸款余額17879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9329億元。其實,這種情況自2002年下半以來就出現了,國內局部地區出現了房地產投資超速增長、商品房(尤其是高檔商品房)空置面積增加過多、房價上漲過快、土地供應過量及商品房結構嚴重失衡的局面。一些商業銀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違反有關規定,放寬信貸條件,助長了房地產投資過熱,個人住房貸款中的不良貸款問題已開始暴露。
針對這種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即已開始的貨幣信貸增長提速和房地產投資及信貸增長過多的現象,央行高度警覺,并及時及早地采取了調控措施。在非典剛剛過去之際,6月13日,中央銀行對外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即“121”號文件)。為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的管理,央行發布的《通知》提出了加強房地產開發貸款管理、引導規范貸款投向,嚴格控制土地儲備貸款的發放,規范建筑施工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用途,加強個人住房貸款管理、重點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購買住房的需要,強化個人商業用房貸款管理,充分發揮利率杠桿對個人住房貸款需求的調節作用,以及加強個人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業務的管理等7個方面的明確要求。
在非典剛剛過去及對非典對經濟將產生多大程度影響還看不太清楚的情況下,央行作出這樣的決定是需要膽識和勇氣的。《通知》一發布,央行立即受到了來自多方面的“壓力”。但央行領導層對自己的決策是自信的,這種自信來自科學的論證、縝密的判斷和謹慎的決策。8月,國務院18號文件對央行“121”號文件的基本內容予以了肯定。9月18日,中國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6月份央行發布的“121”號文件與今年8月份國務院18號文件是一致的。
隨著時間的過去和實踐的檢驗,“121”號房貸新政策產生了效應,房地產行業自覺地進入理性的調整,以房地產開發商為代表的反對呼聲漸小漸去,甚至有一些原來持強烈反對意見的房地產開發商轉而支持或肯定央行的政策。半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121”號房貸政策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正確性已初步得到驗證,其有效性也開始顯現。該政策在進一步落實房地產信貸政策、防范金融風險、促進房地產金融健康發展以及維護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積極作用,得到社會各方面越來越多的人們的肯定。這是今年年中央行運用貨幣信貸政策或“窗口指導”工具而進行宏觀調控打勝的一次“漂亮仗”。
對貨幣信貸規模及增長速度的調控,毫無疑問是2003年全年貨幣政策執行和金融宏觀調控最重要的主題。
今年上半年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0.5萬億元,同比增長20.8%;狹義貨幣M1余額7.6萬億元,同比增長20.2%。廣義貨幣M2和狹義貨幣M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6.1和7.4個百分點,比經濟(GDP)增長加消費物價(CPI)漲幅之和高12個百分點。今年前7個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18872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貸款增加18475億元的水平。今年6月份貸款增加5250億元,創月度貸款的歷史最高水平。貨幣供應量M2增長已處于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我國貨幣信貸增長呈現明顯偏快的現象。貸款的過快增長會助長經濟的低水平擴張,加劇結構性的矛盾,影響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段時間里,貨幣信貸超常規增長及其影響成為社會各方關注的一大熱點話題。央行對此高度重視,及早地進行了對策研究。
早在7月中旬的一次人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上,央行領導層就提出了政策措施——“擇機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并逐步建立扶優限劣的機制”,并及時采取了非常措施。8月23日,央行提前一個月對外公布,決定從2003年9月21日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即存款準備金率由6%調高至7%。此次調整大體凍結商業銀行1500億元的超額準備金,沒有引起下半年金融機構貸款下降,現在看來是一項溫和的政策措施。
此舉的出臺,也曾經引起一些方面的異議,認為是下了“猛藥”。實踐證明,該政策措施達到了其主要目的,即防止了貨幣信貸總量過快增長,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統計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8個百分點,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比上月低0.7個百分點。當月各層次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回落,這其中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效應,這是不容置疑的。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及其成功實踐,稱得上當今世界杰出的“金融工程”。2003年,在新一屆央行領導的新思路之下,央行為促使穩健的貨幣政策得到有效執行,尤其使過快的貨幣信貸增速降下來和過多的市場流動性減下來,央行創造性地發明了“央行票據”這一新的貨幣政策工具,進行了幾十次富有成效的公開市場操作,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并由此得到國際上業內專家的高度肯定和贊賞。
日前權威部門公布的預測數字顯示,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將達到8000億美元。與之相應,全年國家外匯儲備將增加創紀錄的1000多億美元,在外匯儲備迅速增長的后面,是基礎貨幣的巨額投放,這給獨立的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及有效地控制貨幣信貸增長,帶來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為了對沖市場上多余的流動性,央行自4月22日開始發行央行票據,至11月底共發行54期央行票據,發行總量達6760億元,余額達4047億元。今年前11個月,央行共進行了53次公開市場操作,累計回籠了12362億元人民幣,累計投放9292億元,凈回籠3070億元。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有效地對沖市場上多余的流動性,使金融體系運行保持了穩定,市場利率趨于平穩,較好地實現了貨幣政策的目標和意圖。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將有關貨幣政策工具有效組合或搭配,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如在央行公布將法定準備金率提高1個百分點及其實施過程中,8月下旬華夏銀行發行新股,11月初長江電力發行新股,一時間市場出現資金緊張,央行及時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向市場投放了一定的流動性,緩解了市場資金緊張的狀況,“燙平”了市場利率的波動走勢,總體上使市場利率保持了相對穩定。
12月10日,央行對外公布說,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4年1月1日起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并從2003年12月21日起將金融機構在人民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調至1.62%。這一舉措是在2003年即將過去的時候央行發出的一個新的政策信號,它不僅構成了2003年中央銀行增強貨幣政策執行和金融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的一個重要“鏈條”,而且是穩健的貨幣政策由2003年轉至2004年連續穩定運行的一個有機“連接點”。它預示著,明年的貨幣政策和金融宏觀調控將重點關注如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調整貨幣信貸結構等幾個主要方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提出,明年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2004年,中央銀行要全面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既要保持貨幣信貸的適度增長,又要防范新的金融風險,既要防范通貨膨脹,又要防范通貨緊縮,以便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創造一個持續穩定的金融環境。(中經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