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制金幣的概念是南非礦業協會在20世紀60年代首先提出來的,后來各國紛紛效仿鑄造普制金幣(投資金幣),是世界黃金非貨幣化以后黃金在貨幣領域存在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專門用于黃金投資的法定貨幣。在歐美國家,普制金幣作為黃金投資產品的理念深入人心。投資普制金幣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黃金投資方式。
普制金幣與紀念金幣以及金條等有明顯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規格簡單、含金量明確,價值易計算。過去的金幣一般不標注其含金量,而且按官方的規定,其含金量一般都有好幾位數。例如,大不列顛英國金幣每枚含純金0.23354盎司,普制金幣的規格則很簡單,一般包括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1/20盎司或1/25盎司幾種。
二、普制金幣升水低,易于投資。過去的金幣升水過高,而且上下浮動頻繁,一般被當作收藏品銷售。而普制金幣的價格則在其含金量的基礎上,增加較低升水溢價發行,以易于投資和收售。
三、技術規格標準,有央行或國家法規保證,便于回購。相反地,金條尤其是小規格金條,則經常需要專門機構檢測后才能交易,手續繁瑣。
四、為突出普制金幣的投資性,對其進行掛牌銷售和回收是國際通行做法。在歐美國家,普制金幣作為黃金投資產品的理念深入人心,一般造幣當局要求其經銷商(含銀行)在銷售普制金幣的同時也從事掛牌回購業務,由于變現容易,吸引了眾多投資者購買。 (中國集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