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小田
來源:《金幣資訊》30期
在我國古代繪畫史上有一幅著名的人物故事畫——《洛神賦圖》。故事原作者是三國時才思超人的文學家曹植,他的一首“七步成詩”成為千古絕唱。中國人民銀行本著傳承文明,開拓創新,激發每個炎黃子孫熱愛自己的家園,了解華夏瑰寶歷史,早在1999年就把這幅名作搬上了貴金屬紀念幣。/
《洛神賦圖》原作是一幅縱有27 cm、橫有572cm的手卷,要把如此長的古畫濃縮到方寸銀幣上確非易事。然而,我國美術家發揮了極為豐富的想象力,把原畫縮小到近20倍,用八枚四個部分來展現。即“一帶風松”、“高柳臨風”、“日即西傾”、“車殆馬煩”。單枚看,風景這邊獨好,一字排開就象一幅人物山水銀卷(幣),且絲毫看不出有連環畫式的分段描寫跡象。賞析著它,猶如走進遠古的仙境。/
整幅銀卷(幣)畫面描繪的是,曹植在侍從的簇擁下外出郊游,當來到洛河邊時,已人困馬乏,就停下來休息,讓馬到河邊飲水吃草。很快到了夕陽西墜,曹植踏步洛水岸邊,面對河面泛著金光,他神情憂傷,若有所思。突然他見洛水女神梳著高高的云髻,像一朵荷花輕盈地從碧波中升起,飄散著異香,來到河邊。女神容貌給人以明麗、清朗、華艷、妖冶的色感;姿態給人以潤盈、飄逸、流轉、綽約的動感。曹植覺得和她似曾相識,卻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忙問隨從看到那個漂亮的女子沒有?/
隨從個個定眼睜看都說沒看到,但想了想又說:“聽說掌管洛河的女神叫宓妃,王爺看到的莫非是她吧!”這時,曹植再一次看到女神一會兒在天空飄蕩,一會兒又在山間歌舞。自己也好像輕飄若云置身仙境,在和女神做著一簾幽夢,或隱或現,或坐或立。漸漸地洛水女神坐著異獸馭架的車,乘風而去。曹植站在樓船內凝目遠望,最后乘馬車惆悵地離去。/
《洛神賦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國家特級重點保護文物。整幅畫用筆細致古樸,筆法延綿,如春蠶吐絲,人物神情動態刻畫得栩栩如生,背景中的山河、樹木、石壁也畫得很到位,是一件稀世珍寶。銀卷(幣)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進行了高度提煉,突出線描形式,對圖案層次感上層層精雕細刻,使畫面的主次、遠近、大小、前后等透視關系都符合視覺合理性。在表面平整度上進行了嚴格的拋光處理,以達到鏡面效果。同時在細致的圖案部分進行了噴砂處理,使銀卷(幣)增加了立體感和層次感。特別要指明的是,八枚一套的長卷拼接紀念銀幣,在我國尚屬首次,開放型的畫面一字擺開讓人有更多更美的想象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