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上的號碼作用 |
發布日期:2003-12-20 9:3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人民幣上的號碼我們并不陌生,現行第五套人民幣上的號碼,大面額貨幣采用的是雙號碼,其實,雙號碼并不是第五套人民幣的獨特產物,早在第二套人民幣上雙號碼就有先例,第二套人民幣上的雙號碼都是橫向的,顏色是單一的。而第五套人民幣上采用的雙號碼是橫豎雙號碼,如50元、100元券上就是橫豎雙號碼,第五套人民幣印制號碼的另一個特點是雙色的,即兩個號碼采用了不同的顏色,5元、10元、20元券上是單號碼,但是也采用了雙顏色,被稱為雙色橫號碼。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難度防止偽造。
人民幣上的號碼在印制過程中可以起到計數的作用,既便是印制過程中出現了殘次品,其數量也容易及時算出,這樣就避免了事后重新統計印制數量了,從而可以節省大量人力和物力。人民幣上的號碼在特殊的情況下還可以幫助偵破搶劫和盜竊案件,特別是人民幣的原封新券,根據失竊的人民幣上的號碼,由銀行回籠貨幣上號碼相對照可以查找作案的線索,加快破案進程;如果在貨幣調撥的過程中出現車禍,散落的貨幣遭到哄搶,銀行可以根據貨幣上的號碼范圍在柜臺上予以收繳。美國就發生過一次這樣的事件,運鈔車遭遇車禍,散落在路上的貨幣遭到哄搶,警方要求搶錢者主動送還銀行,但是響應者無幾,當警方在媒體上公布出遭到哄搶貨幣的號碼范圍后,哄搶者大多都主動將搶到的錢交還給了銀行。
近年來,由于假幣的增加,一些單位在收繳現金時,在真偽難辨時采取錢上寫上繳款人姓名的方法,以便查找。如學校繳學雜費、集資建房繳款等都這樣做過,媒體多次曝光指出是損壞人民幣的違法行為后,這些單位學會了根據記載貨幣上的號碼和繳錢人相對應的方法,來處理辨偽的問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同時也避免了污染人民幣的違法現象。這是社會上創造性地運用人民幣號碼的事例之一。可見人民幣上的小小號碼在有些時候也能起到大作用。
人民幣上號碼在金融機構收兌殘缺人民幣時,也有一定的作用,如當紙幣不慎撕掉一塊又正是有橫號碼或豎號碼的拼接后,銀行根據橫豎號碼是否完全相同,就可以判斷其是否為一個完整的貨幣,有沒有套取國家利益的嫌疑。
人民幣上的號碼還可以來區分同一券別紙幣發行時間的早晚。一般講,號碼位數少,或號碼越小的,發行時間越早,否則即晚。還可以區別其是否是同一套別的人民幣,如紙分幣,雖然都是1953年版,但因其發行時間前后差別很大(中間曾一度中斷發行),有冠字且帶號碼的是1955年3月1日發行的,而有關冠字不帶號碼的是1981年7月15日重新發行的。為避免號碼重復,重新印制時只印冠字而不帶號碼。因這時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絕大多數已退出流通,故許多專家學者及錢幣愛好者均認為應劃歸到第三套人民幣,這樣的話帶號碼的與不帶號碼的就分屬二套不同的人民幣了。當然,人民幣上的號碼遠不止上述作用,號碼作為紙幣上的重要構造元素和整體的一部分,是不可遺漏和或缺的,印制過程中不要說計號器不能出現問題(出現問題就要產生大量廢品),其號碼的顏色也不能漏套,不然一旦流入社會,就是一個熱點新聞,這樣的貨幣也會成為一些人收集和炒作的對象。因此,號碼印制的質量也是檢驗人民幣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來源:金融時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