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漫長河中,誕生了無數(shù)的女文學(xué)家,她們?yōu)橹袊膶W(xué)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為世人所敬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她們當中杰出的代表——李清照和蔡琰的形象,還出現(xiàn)在我國發(fā)行的貴金屬紀念幣中。
李清照(1084—約1151年)[圖1]是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其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金兵入據(jù)中原,流寓杭州,后居金華。趙明誠死后境遇孤苦。所作詞,
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亦有懷念中原之作。其詞語言清麗,自辟蹊徑,又善詩,唯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今人輯有《李清照集》。
李清照的形象見于1988年9月發(fā)行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紀念幣中,該套幣有金幣一枚,銀幣四枚,其中一枚銀幣的背面圖案即為“李清照”像(正面圖案為“國徽”、“國名”、“國號”,直徑36mm,含銀19.998克,成色為90%,發(fā)行量為13000枚)。
蔡琰,字文姬(一作昭姬),漢末女詩人,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東漢文學(xué)家,書法家蔡 之女。博學(xué)有才辯,通音律。初嫁河?xùn)|衛(wèi)仲道。夫亡,歸母家,漢末大亂,為董卓將所虜,歸南匈奴左賢王,居匈奴十二年。曹操念蔡 無后,以金壁贖歸,再嫁董祀。有《悲憤詩》五言及騷體各一音,寫自己的悲慘遭遇,也反映了人民在當時戰(zhàn)亂中所受的痛苦,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相傳亦為她所作。
蔡琰的形象見于1992年發(fā)行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紀念幣第九組銀幣中”。該套幣共四枚(面值5元,直徑36mm,含銀量為20克,成色為90.0%),正面圖案為“國徽”、“國號”和“年號”,背面圖案分別為“花木蘭”、“蕭卓”、“王昭君”和“蔡文姬”像。 (周宏遠)
《中國金幣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