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都對黃金興趣盎然,使這種貴金屬達到幾乎8年來的最高價的時候,韓國人也開始行動了。
在這個國家放開將這種貴金屬用于投資目的的限制之后,當地銀行才開始提供有關黃金的服務。今年7月韓國銀行法允許提供黃金相關產品,私人投資者對此積極做出響應。新韓銀行說,在不到一個月里就成交了近400公斤黃金。該行從11月7日開始銷售金條和提供黃金相關服務。該銀行所屬的新韓金融集團是韓國的第二大金融服務集團。黃金賬戶使投資者可以購買黃金或者存入黃金以從金價上漲中獲利。
此外,他們還準備在明年向企業提供貸金。該國是亞洲最大的黃金進口國之一,但是70%以上的需求來自首飾業,其余為工業用。過去幾年韓國銀行只持有大約14噸黃金儲備。在1998年發生金融危機期間,從民間收集了大約280噸黃金首飾并在國際市場上出售以換取外匯。
新的銀行服務將增加韓國的黃金需求。在國內外環境不安定的背景下,國內需求在增加。今年1到10月韓國進口了135.6噸黃金,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在2002年韓國進口了141.2噸。韓國有兩個公司在生產銅和鋅的時候生產作為副產品的黃金,除此之外每年向當地市場供應大約50噸黃金。韓國政府希望增加黃金市場的透明度,減少走私。
在開放銀行黃金業務的同時,從7月1日起,黃金的機構投資者、首飾加工商和貿易商被免除了兩年內10%的增值稅。在韓國期貨市場上黃金期貨成交量已經增加到500到1000張。走私也大幅度下降。1到10月間韓國的走私黃金價值2.8億韓元(234200美元)。而去年同期有1559億韓元。走私減少不僅因為免除了增值稅,也因為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陷入了5年的經濟衰退期。由于國際金價迅速上漲,當地金價和國際金價靠攏也使得走私的利潤下降。(中國黃金報 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評論員 覃維桓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