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嘉賓職業投資人和紳發言摘要 |
發布日期:2003-12-7 5:2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和紳,本名劉子輝,在97郵市高潮中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其起家亦富傳奇色彩。投資市場的幾經起落,練就了和中堂敏銳的投資眼光。今年10月份,劉子輝先生就斷言幣市真正的底部在今年12月下旬,針對行情先今的走勢,正逐漸應證著和大人的預言。
大盤在牛皮盤整中重心下移,春節前后該如何操作,想必是許多投資者關心的大事。12月6日晚上,我們榮幸的邀請和中堂給大家上課,相信您一定會有收獲。時間不變:晚上8點----10點,不見不散。
=========================
以下是“和紳”老師的發言摘要:[img][/img]
=========================
和紳說:
我是一位普通的投資人,只是經歷頗多感觸頗多而已,愿與大家共同學習探討
=========================
和紳的發言:
和紳操盤六月三日
今天是6月3日,星期二
大勢研判:
主動讓利與壯士斷臂
近期彩銀幣繼續亮麗紛呈,在非典疫情逐漸消退, 北京馬甸郵市開始試營業的利好刺激下,一盎司和五盎司彩銀幣全線強勁上揚,再度創出新高或接近歷史高位:彩銀虎1300,一盎司神話一組彩銀幣780,大富貴4000,龍鳳呈祥4200,彩銀龍700,彩銀馬700,京劇一組2400,神博銀幣850,京劇四組1000,群芳夜宴圖2100,寶玉讀書圖1720,小富貴330,萬象更新一對360,水漫金山2100,八仙過海2750等等,其中楊門女將6月1日由2500元當天暴漲到3000,就像三月的鬧天宮表現最為搶眼,龍鳳呈祥不愧為彩銀幣的龍頭,莊家最有魄力4000元掃盤,成交達到4200元,市場拋盤很少。大家對彩銀幣未來普遍看好,有人更是盲目樂觀,頭腦發熱,喊出了彩銀幣都要翻倍的口號!我認為彩銀幣前途無量,但近期翻倍是不可能的,起碼三個月不會翻倍 ,恰恰相反,我認為彩銀幣行情基本見頂,就是再漲也力度有限,10%左右,調整就要開始了,時間大約兩個月,理由如下:
1.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雖然彩銀幣整體全線上漲,但彩金.本金.本銀等其他板塊并沒配合,滯漲甚至陰跌,本金雖有所啟動,但力度有限,彩金鬧天宮跌到了12200,臺灣光復13000,再跌投資價值越來越大,買盤就越大,相反彩銀幣再漲風險就越來越大,拋盤就越大,此消彼長彩銀幣調整再所難免。
2.價量配合不太理想,有待回調換手整固。雖然龍鳳呈祥.大富貴等彩銀幣強勢品種成交換手很好,但大部分彩銀幣成交欠佳,例如紅樓夢五盎司寶黛讀書圖四月底最低1450左右,我沒見到成交,1550也沒見到成交,1650雅是有人追漲了,1750也許就是短期頭部了,
其它彩銀品種成交都不太好,因非典緣故來市場的人少拋盤就少了,無量空張不是大行情,
一旦人來多了價格也許就要調整了。從四月底到六月初上漲一個月左右了,大約34天,回調一下再漲會更有力度。
3.諸多不利因素,要求行情調整。由于非典還未徹底降服,對交易不利,進入六月天起會越來越熱,為防非典公共場合不讓開空調,對人們出行和金銀幣交易十分不利;舍利子幻.幻彩三組.張家界等新金銀幣發行將分流資金;彩銀幣承銷商主要在海外,可能還有貨源還,我們不得不防;上半年底有借貸的朋友可能要還款,資金比較緊張等等。上述因素都對行情不利,要求行情回調整固。
綜上所述,彩銀行情回調在所難免了,我認為行情要回調兩個月,六月底彩金要漲了,風水輪流轉。建議大家彩銀幣應該果斷出貨,及時落袋為安,等待機會逢地吸納彩金幣,由于成交不好賣貨比較困難,因此我提出了主動讓利與壯士斷臂的問題,對于已經獲利的要主動讓利,我今年春節前5000左右建倉群英會,三月初在8600--9000出調80%籌碼后,有一天發現早上8600成交,中午開始破位,接盤很弱,就主動讓利8200元賣出,好幾個人在一旁嘲笑我,但當天收盤8000不成交,至今仍未回到該價位,主動讓利必須主動出擊,低于市價堅決落袋,做生意的最大技巧就是讓利!要看大勢不要因小失大。如果你還套牢,也應該逢高賣貨,行情該跌時不會因為你賠錢就不跌,壯士斷臂是為了保存實力,等待更好的機會,爭取更大的勝利。世上沒有只漲不落的行情,在上漲時賣貨最好成交,最好成交時往往就是最高點。行情漲跌是其內在規律使然,不是誰幾句話就能左右的。
風水輪流轉,此消彼長,各領風騷,彩銀風流之后,我認為本金會有所表現,然后就是彩金領導大盤開始真正的上升行情,然而大家必須踩好波段,否則自己手中東西不漲看別人掙錢不好受,近期我看好12盎司大金馬大金蛇,世界文化名人金幣,建議適當介入。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行情漲跌與我無關,如不幸言中請大家不要怨天尤人
彩銀我也有,適當調整對將來更有利。
京滬郵幣社,便宜不是錯,業務全面,客戶眾多,貨源充足,銷路暢通,是大中小戶買賣的最佳橋梁,京滬郵幣社,真誠盼合作
京滬郵幣社 馬甸6106攤位,全面經營 未列品種 也可買賣 恭候光顧
010 51911127(晚上一切業務) 13901203358(咨詢行情免談)
=========================
和紳說:
五拼圖傳奇(上)--李進(現任海軍醫院醫學博士)
編者的話
SB2“白鰭豚”小本票五拼圖的成功發掘,是上次炒郵大潮中將集郵研究成果應用于做莊炒作實戰中的經典之作,SB2從1994年初的13元起步,持續快速增值,到1997年高潮時平均單本成交價超過800元,其中的第一圖摸高1800元,極品五拼圖超過8000元。與許多炒作品種不同的是,SB2升勢中的每一步,都有集郵愛好者的積極參與,并被歷年的集郵總公司調價表所肯定。正是SB2的價值發現,帶動了小本票板塊的崛起,使之成為當年郵市中炙手可熱的黑馬群。本文作者經過深入調查,敘述了這一過程,其中的人物和情節純屬虛構。
1997年,春節乍過。隆冬的京城,寒氣襲人,然而位于北京西城區的月壇公園,卻是別有一番氣象:人如潮涌,氣氛熱烈。這里面有機關干部、軍官警察、教授學者、學生職員、工人民工、小商小販……個色人等,還不時晃動著一些穿戴艷麗、職業可疑的“小姐”們的倩影。大伙兒手里提著、腋下夾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密碼箱、文件包……人們既不是去摸有獎彩票,也不是去趕廟會,男女老少的目標只有一處:月壇郵市。
月壇公園北門內外,一列列的長隊蔚為壯觀:進公園大門要排隊買門票,進了公園后還得排隊買進郵市的門票,拿到了門票還得隨人流一點一點往郵市里面擠……原先鐵柵欄圍成的露天郵市,早已容納不下數以萬計的人流,月壇郵市管理所只好與公園有關部門協商,臨時拉起繩子,在公園內再圈出一大塊地盤供人們做郵品交易。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和保安們,手持對講機,指指點點,忙得不可開交。
設在郵市門口的書攤上,排滿了花花綠綠的各種各樣有關集郵和郵市投資的書刊雜志,周圍里三層、外三層地擠滿了人,書攤后面的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媽,遞書報找零錢,忙前忙后,樂不可支。在各類書刊中只要是跟郵市沾上邊的,人們也不遐細看,紛紛慷慨解曩, 其中賣得最火的,既不是一些集郵界名人撰寫的專著,也不是權威官方報紙,居然是一種每份賣兩元、八開四版、印刷粗糙的民間小報,仔細一瞧,只見刊頭上赫然羅列著幾個醒目的大字:《京淞郵訊》,下面是一篇煞有介事的“主編評論”,標題頗有煽動性:“SB2五拼圖——不怕漲不到,就怕想不到!”
循著這張民刊標明的“主編”的攤位找過去,只見一座鋁合金商棚前圍滿了人,有買賣郵品的,有當面討教的,還有在一旁湊熱鬧瞎起轟的,大家目光的焦點是柜臺后的一位滿面春風、侃侃而談的戴眼鏡的漢子。
——也許讀者要問,這張小報何以如此走俏?小報的“主編”是哪路神仙,有如此人緣,敢于喊出這種大躍進、文革式的響當當、硬梆梆的口號?
……一切還得從三年前說起。
“誰超前,誰掙錢!”
1994年初,月壇郵市。凜冽的寒風卷起幾片破碎的報紙,郵市門口的門衛縮著脖子,雙手抄在袖筒里,連門票也懶得去查。郵市里面更是冷冷清清,大多數柜臺里面空空如也,號稱中國第一郵市的月壇郵市,郵商郵販和逛郵市的,加起來總共不過百把十人,人們或是聚在一起下棋打牌,或是沒精打彩地守在攤前,說起郵票和郵市,一個個唉聲嘆
氣。
有一位30歲左右的漢子,卻在一旁暗自冷笑。只見他身材不高,體態略胖,顯得精力充沛;面皮白皙,一只腿上纏著白色醫用膠布的近視眼鏡后面,一雙不大的眼睛飄移不定,炯炯有神,精明之中透露出幾絲狡黠——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日后在’97炒郵大潮時名震全國郵市的林思魁。
此君本是齊魯人氏,大學畢業后分配在家鄉的一家國營企業中當技術員,后來晉升為工程師,并被提拔為廠技術科的副科長,頗受廠長器重,此時他正在北京清華大學進修。專業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無法發泄他那過剩的精力,尤其是看到京城大款們名車小姐、一擲千金的氣派,心中既羨慕,又不服氣。這次來北京學習說是為了提高業務水平,但他更感興趣的是尋找盡快讓自己的腰包也鼓起來的門路。但是一來無背景靠山,二者也缺少啟動資金,手里東拼西湊,總共才有5000元人民幣。干什么好呢?聽說炒股票能發財,去證券公司一問,手里這點錢連個保證金帳戶都開不了;開工廠搞實業?那更是天方夜譚;象小商小販們那樣早出晚歸、路邊練攤?既拉不下臉面,也難成大器。
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真個是愁腸百結。
一日,林思魁在百無聊賴之中,翻開當年上大學時收集的郵冊解悶,無意中對照了一下最新的郵票價格表,眼前不禁一亮:當時花百把塊錢收集的郵票,沒幾年功夫,價值竟然已經上千了。搞什么還能比這來錢快?
山東人痛快,說干就干。于是他便在進修之余,揣著兜里的5000元錢,頻繁出沒于北京月壇郵市。
當時的中國郵市,正處于1991年炒郵大潮退潮后的低谷,郵市套牢族比比皆是,新的紀特郵票一出世就打折,說起郵市,大多數參與者無不搖頭嘆息,“穿著棉襖逛郵市”是當時流行的說法。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遇事肯動腦筋,加上悟性過人,林思魁多方搜集資料,通過對中國郵票增值特點、中國郵市運行規律的系統研究,得出了與當時大多數郵市參與者截然不同的判斷。
經過了1991年末至1994年郵市持續的低迷,當是集郵界普遍認為中國郵市不可能再次出現象1991年那樣的投機狂潮,部分資深集郵家甚至認為中國郵票將逐步同西方集郵市場接軌,進入一個成熟的微利時代。加之當時國內A股市場正方興未艾,各種題材和概念的炒作如火如荼,新創建的國債期貨市場更是成為各路主力資金的角斗場,多空雙方爭
斗得你死我活,相當一批郵市資金大戶耐不住寂寞,紛紛低價拋售手中的郵品,攜資殺奔證券市場,也想去分一杯羹……結果使得郵市資金嚴重饋乏,各種郵資票品的價格持續走低,市場人氣降到了冰點。
林思魁對郵市的觀點和看法與眾不同。在他看來,中國郵票快速增值的基礎,即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社會政治生活安定團結、經濟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的狀況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中國郵市出現周期性投機狂潮的根源,在于紀特郵票一級發行市場的計劃性與郵票二級市場運作的完全市場化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難以有效解決,加上新興市場投資大眾的投資饑渴癥,兩者一旦結合碰撞,中國郵市就不可能風平浪靜,隨
著條件的具備,時機的成熟,郵潮的爆發是遲早的事。
基于上述判斷,林思魁認為眼下郵市經過持續的蕭條,絕大多數郵資票品的價值均被明顯低估,實乃投資建倉的天賜良機。但是郵市中的郵品多若繁星,就是新中國各個時期發行的郵資票品也有上千種,應當從哪一個品種上著手呢?
經過深思熟慮,林思魁認為,選擇標準首先應當是新中國正規郵品,其次應當盤子較小,與其他品種比價牽制較小,這樣啟動比較容易;最好是選擇那些質地優良,由于種種原因長期被人們忽視的冷門品種,這些品種的潛力一旦被大家認可,其價值發現就會產生巨大的爆發力。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頭腦,新中國小本票引起了林思魁的極大興趣。
“小本”掙大錢
林思魁是在郵市里與北京財經大學的馬教授閑聊時,才第一次聽說過SB2五拼圖。起初他對此并不在意,但后來每次在郵市碰到馬教授,老教授總是不厭其繁地一再推薦SB2五拼圖,認為其增值潛力無可限量。馬教授是有40多年郵齡的老郵迷,又是經濟學方面的專家,如此看重一個郵品,這其中必有緣由!楊思魁對小本票產生了興趣。通過深入研究和市場調查,他發現小本票竟然是一塊未經開采的原始金礦!
說起小本票來,不集郵的人可能還搞不清它是怎么一回事,就是相當一批集郵愛好者,由于種種原因,對它了解的也并不多。小本票的全稱是小本郵票,它是將相連的同種或是不同面值的郵票粘貼成冊,外面加一個保護性封皮。小本票發行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便于用郵者攜帶和使用,國外早在19世紀末就開始發行小本票了。新中國郵政于1980年,在發行T51“咕咚”郵票的同時,發行了同名的第一本小本票,志號為SB1,到1991年為止,中國郵政共發行了18種小本票。
小本票是隸屬于1974~1991年JT票的獨立小板塊,發行量最少的僅10萬本,最多的也不過270萬本,總量才2400萬多一點。當年小本票的發行沒有列入集郵卡的供應范圍,年票定位冊也未將其列入,國家郵票目錄中僅列其封皮,而其精華部分卻是掩飾在封皮之間的郵票載體;因其制作工藝復雜,成本較高,1991年后郵電部暫時中止了小本票的發
行。故長期以來,廣大郵人對其認識不足,缺乏收藏的興趣,撕毀、信銷的相當嚴重。郵市上,鼠本之前的生肖本票的單枚價格長期低于同類版票的單枚價格,有相當一部分被撕下拼接為全張票,或是被上下打上齒孔,充作版票方連出售。
小本票不僅量少,而且均是群眾喜聞樂見的熱門選題,如生肖、珍稀動物、童話、寓言、國寶等;小本票多出自名家之手,設計精美,防偽性強,它是小型張、小版張、小全張等的復合載體,而獨具特色的單相無齒設計(郵票的上下邊沒有齒孔),使得SB2之后小本票的偽造幾乎不可能。其中最為叫絕的是SB2“白鰭豚”,著名郵票設計家劉碩仁
先生將其內頁第二頁60分的高值郵票設計成小型張的形式,邊框的花紋有五種不同的樣式,按順序上下拼接,可以組成一幅完整的五拼圖——這是國內外集郵界獨一無二的現象,在傳統集郵版式研究方面有重要的價值。實際上早在當年SB2發行之初,就有集郵家提出了“五拼圖”這一概念,只是由于當時小本票不被重視,SB2五拼圖也沒能引起什么反響,很快就被人們淡忘了。郵市里經?梢钥吹奖凰簹G棄的SB2封皮,直到80年代中期,一些集郵公司還在按面值銷售SB2。長期以來,發行量50萬本的SB2究竟損耗了多少,無法準確統計,存世量不足1/3大概是可信的,在郵市里參與流通交易的不足5萬本,可以組成的五拚圖,絕對不到1萬套。1994年初SB2的市場價格,僅為13元,五拼圖合65元。而當時發行量在10萬枚的JT小型張價格均在千元以上。各種后期低檔生肖本票,每本價格僅3元左右。
這18種小本票,不就是具有10倍以上升值潛力的18顆明珠么!尤其是其中的SB2,具備了超級黑馬的一切素質。林思魁為自己的發現激動不已。但是當情緒逐漸冷靜下來,不免又愁上心頭:SB2好是好,可自己手中那點錢能買多少本呢?何況一個好漢還得三個幫,自己單槍匹馬,如何才能打開局面?
有道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林思魁是那種敢說敢干的爽快人,一旦認準了目標,下定了決心,便開始全力以赴付諸行動。首先,他以年息30%的承諾,從戚朋友、同學老鄉等處張羅資金,尋找合作伙伴。其次,好酒也怕巷子深,為了讓更多的郵人了解SB2五拼圖和小本票,認識它們巨大的增值潛力,林思魁絞盡腦汁,自己搞出了一份郵
刊,向全國各地四處散發,并在權威的《中國集郵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小本票:沉睡待醒的黑馬》的文章。
一大“神侃”與四大“騙子”
不久,全國各大郵市的書攤上,以及一些郵商的信箱里,出現了一張對開四版的名為《京淞郵訊》的小報,主編的署名就是這位當時尚不為人知的林思魁。其實這份民刊,其編、寫、排、印、發,林思魁是一人全包。在“主編評論”中,他詳細闡明了他對小本票,尤其是SB2及其五品圖投資價值的認識,文章中充滿了煽動性的詞句,例如“萬般
皆下品,唯有本票高”、“發財不是夢,看你懂不懂”之類,看過后頗能讓人心動,但是對于大多數被長期套牢、無可奈何的郵人來說,看罷不過是苦笑一下便隨手仍在了一邊,不久連這份郵刊和它的作者的名字也忘了;更有一些郵商收到郵刊后看都沒看,順手用它來墊著打牌了。
但是,《京淞郵訊》和它的主編的名字卻引起了京城月壇郵市幾個大戶的注意,為首的是坐鎮月壇的“八達郵社”的汪老板。 汪老板出身于中國人民大學,后來棄學從商,與人合伙開了一家郵票社。經過多年苦心經營,在全國集郵界和郵商圈子里頗有影響。此公不修邊幅,最大的能耐就是生就一張能將死鳥吹上天的鐵嘴,經常能讓光顧他的郵社的集郵者連回家的車票錢也掏干凈,跟他老人家坐在一起閑聊,兩個時辰你也休想插上一句話,汪老板因此被月壇郵商們封為京城郵市第一大“神侃”。
汪老板在月壇郵市里有三位鐵哥們:一個是小曾,一個是老夏,還有一位是老郜。仨人都是月壇郵市的“元老”,是當年活躍于街頭巷尾的“打不散的游擊隊”的基干隊員,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憑借著過人的膽量、心計和運氣,現在都已經儼然成為月壇郵市的一方諸侯,在全國各地的郵商中也有一定的影響,盡管市道不景氣,這幾位的身家也
在幾十萬乃至上百萬。
后來這三位與林思魁一起搬到城北的福尼特郵市,在郵市里呼風喚雨,通過控制小本票貨源,壟斷市場價格,整日里“大斗進,小斗出”,盤剝中小投資者,小林、老夏和老郜一度還搞起了保值銷售的名堂,最終因無法兌現,被人合起來封為“四大騙子”,這對小曾來說倒有點冤。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有道是英雄所見略同,《京淞郵訊》里的有關小本票和SB2五拼圖的觀點引起了汪老板和小曾的共鳴。他們兩位早就瞄上了小本票,尤其是其中的SB2,這幾年正趁著郵市低迷,悄悄地大量進貨,每人手里都囤集了上萬本的小本票。1994年初北京首次發行王府井等四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月壇郵市的幾位郵商耐不住寂寞,四處籌措資金想去碰碰運氣,汪老板趁機從他們手中一次就“切”過來上千本原包的SB2。只是這幾位對小本票的認識
還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F在炒作小本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也就是缺少一個具有一定號召力的筆桿子,林思魁的橫空出世,正中這幾位的下懷。人才難得!幾位湊起來一合計,決定請小林進京,共議聯手炒作小本票的“大事”。
1994年10月的京城,秋色如詩如畫。林思魁滿懷期望,應邀赴京。與汪老板等幾位見面一敘,哥兒們幾個大有英雄風云際會、彼此相見恨晚的感慨。盡管小林骨子里隱約對京城這幾位“同志”有點瞧不起,但炒作SB2,還得靠他們的資金實力和關系網。
酒過三巡,五位好漢進入正式話題。汪大神侃話匣子一打開便收不住,天南海北,滔滔不絕。但畢竟今天是請小林來發表高見,老汪在幾家弟兄頻繁的眼色示意下,強忍著收住了自己的舌頭。
小林侃侃而談,一席話說得各位連連點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