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共商奧運會紀念幣設計大事 |
發布日期:2003-12-3 19:50: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第29屆奧運會紀念幣圖稿征集座談會綜述
2003年11月10日至18日,中國人民銀行奧運會紀念幣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和中國金幣總公司聯合在成都、上海、深圳和北京組織召開第29屆奧運會紀念幣圖稿征集座談會。華西、華東、華南、華北等各地區美術界、設計界及印鈔造幣界知名專家、學者和業內有關人士出席座談會。會議派發奧運會紀念幣宣傳資料,介紹奧運會紀念幣設計情況和紀念幣(鈔)設計制作工藝,現場解答問題。中國金幣總公司副總經理李小平主持會議,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副總工程師邵國偉(設計開發部副主任劉永江)、設計開發部副主任呂英杰、中國金幣總公司設計部副經理胡福慶作主題發言。
與會人士首先對人民銀行向社會公開征集第29屆奧運會紀念幣設計圖稿予以了充分肯定,紛紛表示奧運會紀念幣設計圖稿征集使人民幣的設計由神秘走向群眾,是人民幣設計工作的一個里程碑,對促進設計水平的提高及貨幣文化的宣傳意義深遠。美術設計行業一定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充分重視這項工作,發動美術院校和各設計單位人員,創造出優秀作品。
對于北京奧運會紀念幣設計的立意,與會者基本達成了一個共識,即應該反映奧林匹克精神、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和北京的地域特色。
美術界專業人士在發言中普遍反映了以下幾個觀點:第一,奧運紀念幣的設計要體現中國特色,弘揚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設計者應打開思路,深入研究,用奧運紀念幣體現中國的民族精神風貌,弘揚民族文化。第二,要從設計的整體策略規劃上、工藝及技術上超越其他國家發行的奧運會紀念幣,不能受老套拘束,紀念幣的設計風格可以多樣,紀念幣的外觀應有個性、有突破,可吸取中國古代錢幣的形狀和工藝;第三,紀念幣的設計應該避免拘謹、純寫實的現象,要深入研究中國的造型意識,擺脫具象概念,創造有別于西方的抽象,包括哲理、情感、符號等,宣揚中國自己的特色。第四,要注重錢幣藝術與錢幣文化的緊密結合,要用錢幣設計來體現思想和人文,因為紀念幣不僅是錢幣本身,而且是藝術品。
對于奧運紀念幣設計的具體操作,清華美院的陳漢民教授總結了應該把握的四個要點:一是傳遞思想。要通過我們民族的語言,準確傳遞中華文化特點和奧林匹克精神,將抽象的概念、思想進行形象化表達,形象元素的選取和表現手法可以多樣,做到雅俗共賞;二是表現技巧。好的創意需要好的藝術表現技巧,要從比例、結構、虛實、剛柔等方面整體考慮,多數紀念幣的畫面缺乏圖案基礎,畫面之間的組合和邏輯不夠統一;三是體現工藝。一個好的創意必須依賴于一個好的工藝才能體現出來,設計在注重畫面整體性的同時考慮工藝的可行性;四是注意形象。文化不存在國際接軌問題,要有自己的特色,考慮中國情結,注重設計品味,考慮社會各層次的審美眼光。“專家點頭、群眾鼓掌”才是評價一個大眾設計優劣的標準。
此外,與會人士還就紀念幣設計圖稿與鑄造工藝的結合,紀念幣與紀念章的設計區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對著作權、設計進度、中標獎金等問題表示關注,對設計圖案來源、文字、水印、材質、工藝表現、成品效果等方面提出了問題和建議。
奧運紀念幣的設計受錢幣特點制約,有一定難度,是一個需要設計者與制作者、決策者共同完成的課題,而許多美術設計者都欠缺這方面的實踐經驗。通過四次座談會的舉行,錢幣鑄造業的專家向廣大設計師介紹了錢幣設計與錢幣鑄造的特點,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使他們在設計時少走彎路,同時,座談會的形式也開辟了發售機構與設計人員之間的溝通渠道,為設計工作創造良好的氛圍;另一方面,來自不同單位的設計者齊聚一堂、暢所欲言,有利于大家總結經驗,開拓思路,集思廣益,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創作出更多優秀的奧運會紀念幣。奧運紀念幣圖稿征集座談會的舉行,為提高北京奧運會紀念幣圖稿設計水平、保證圖稿設計征集工作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如果說貨幣是一個國家的名片,第29屆奧運會紀念幣就是舉世矚目、萬眾期盼的一張特殊名片。發行奧運會紀念幣則是中國展示國家綜合實力、中華民族展現文化風采的絕好機會。方寸之間有精彩天地,小小紀念幣為設計師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廣大的設計師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群策群力,互助互勉,為第29屆奧運會設計出叫人耳目一新,愛不釋手的紀念幣精品。 (金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