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市場人氣 振股市雄風”投資報告會實錄 |
發布日期:2003-11-30 14:5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來源: 2003年11月29日 14:42 新浪財經
“聚市場人氣 振股市雄風”投資報告會實錄一
新浪財經訊 11月29日上午新浪網財經頻道聯合北京證券、北京盛世華舟科技(曠世英雄軟件)公司在北京證券車公莊營業部(海淀區車公莊西大街甲19號華通大廈A座)舉辦大型投資報告會。本次報告會的主題是“聚合市場人氣,重振股市雄風”,其內容主要是如何以變應變,把握未來市場熱點。
以下是本次報告會的現場發言實錄:
主持人:各位來賓大家好!我代表新浪財經頻道、北京證券車公莊營業部歡迎大家的光臨,歡迎大家來到這次由三家單位的大型主題報告會。大家都知道近兩周大盤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大盤創出新科技,在科技網絡股的帶動下,近幾日大盤又在相對高位做了寬幅的動蕩,大家更關心后市如何發展,大家更期待著大牛市行情是否如期而至。今天我們請到了三位嘉賓崔海萍、李迪、孫衛黨,在這里現場為大家做具體的點評。
下面有請崔海萍女士為大家做精彩的報告。
崔海萍:大家好!我很高興大家能利用星期六的時間聽報告會,沖這一點我也應該把情況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聽完股票報告會,哪怕帶來一點好處,也是我們今天來講報告會的一點收獲。
我講三點。第一,談一下目前大盤的性質,本次反彈到底是什么性質,是反轉還是反彈。另外,展望一下明年的行情。第三,強調一下熱點。
首先,我想說一下目前行情的性質,大家可能特別關心,經過兩年調整之后,本次大盤的反彈到底是反轉還是僅僅是反彈?首先我想確認一點,讓大家很清楚的了解一點,本輪的反彈是基于大盤經過兩年的深幅調整之后出現的,而且是創出新低以后出現的。所以,我覺得這點應該能夠肯定,本次反彈應該是牛市行情的一個開始,但是這個行情到底能不能夠持續?我的觀點是,我覺得這波行情可能就跟當年的5.19有點類似,它只是牛市行情之前的預演,有人形象的說是熱身運動,我是同意這個觀點的,這次行情可能就是一個短線的、快速的揚升,之后再出現一個回調,繼續筑底,然后才出現一個牛市行情,就向2000年的行情一直持續到2001年。如果這波行情能夠維持一個月左右的話,那么下一波牛市行情真的展開估計在春節以后或者再往后持續兩三個月。為什么這么說呢?從目前這波行情的特點上我們可以感覺到,它的走勢、拉升是比較迅速的,比較快的,這種手法是期末的手法,是逼空的走勢,幾乎沒有回調,尤其是龍頭板塊和科技股,根本沒有給大家回調見倉的機會,這是一個逼空。這種特點的走勢很難走出一個慢牛的走勢,慢牛是振蕩攀升,是快速的揚升,然后再大幅的增高。
有人可能就問,這波行情如果是期貨的手法的話,到了年底是不是會有資金的壓力?到年底還能持續嗎?首先我覺得大家應該有一點要清楚,就是說這波資金趕在年底之前,進來的話,它一定是沒有年底之前的后顧之憂,沒有年底的回籠壓力,否則的話它不敢在這個時候進來。大家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的話,如果你年底需要錢,或者你年底要結帳,你肯定不會現在在這個時候做大型的投資,即使有機會,你也不敢這么做,風險太大。所以,我相信這部分資金是沒有問題的,就是年底沒有回籠壓力,所以大家沒有必要擔心。
另外一方面,這次行情的主力跟今年上半年是完全不同的,就是不是基金當主力,有人問這樣能持久嗎?現在基金還是屬于主導市場的大的投資者,沒有它參與的話,這個市場能夠演繹嗎?我覺得現在大家要正確的認識到今年行情的特點,包括現在市場投資的結構,已經完全發生了改變。所以,我希望大家經常總結一下,它的特點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基金很少,特別是私募基金。但是,到現在為止,我們看到已經沒有散戶的聲音了,現在是機構和機構的博弈,所以基金只能是作為機構的一方。我覺得在游資里,包括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的隊伍很龐大,沒有人預測出來有多少錢。再一個是期貨市場的基金,回流的基金也是非常大的。還有香港H股的,那部分資金也是非常大,它們來回在市場里流轉,包括炒房地產,炒地皮的資金,也屬于游資,而且這部分資金很大。據我了解,上海有很多炒房地產的,這部分資金就是哪有投資、哪有獲利機會就哪兒跑,這部分資金應該是很大的資本,我覺得一點都不能低估,一點都不少于總的基金量,它對市場的影響很大。然后就是券商,我說券商,有人可能在笑,說券商現在還行嗎?我覺得雖然現在券商的日子比較難過,但是它想融資也是比較容易的。我們很夸張的說,現在別小看券商,有的券商很厲害,像銀行證券、中信都沒有動。在科技股沒有啟動之前,我們在一塊兒聊天,他們要動的話,就是說現在行情沒有起來是因為他們沒有動。現在1500多只股票,市值越來越龐大,這個市場越來越大。所以,現在大家擔心資金比較緊缺,現在我們算一算,資金不少,就目前的市場來看,資金是不缺的,年底回籠資金的壓力是有,但是現在敢于進來的,還有很多資金在年底是沒有回籠壓力的。但是,這并不等于說年底市場就很好,資金面很寬松,我覺得這波行情很短。還有一個理由,年底有不確定因素,可能對本輪有不確定的壓力,這種不確定的因素可能也是來自于資金,深圳市場準備發新股,這個已經成定局,只不過是什么時候推出來而已。
所以,我想這次大盤已經迫在眉睫,已經等不及了,如果再等下去的話,對深市的影響很大。所以,我想這個板塊如果一旦起來的話,對市場的影響肯定很大。我覺得這個消息可能是個負面影響,這也是我認為為什么本輪行情是個短線行情的原因,年底有些不確定的因素對股值造成很大的壓力。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國有股,用許小年的話說,他的千年已經兌現了,近一年來上市的大盤股,股值在1000點以下。正因為大家太信他了,所以我現在也很關注他的一言一行。我認識一些朋友,他們經常跟我說,現在以認識許小年為榮,說我認識許教授,他跟我說國有股一天不減持,行情一天就來不了。他雖然這樣說了,我覺得是那么回事兒,國有股減持對市場確實造成很大的壓力。因為這個東西不是說隔了十年以后減持,如果十年以后減持還好。我們看到管理層的口徑一天一個樣,但是總結起來,國有股減持已經很迫切了,很多的管理者持的態度還是早點解決好。如果有這個態度,我覺得市場準入的機會就會等,它不敢盲目的做多,究竟國有股減持是怎么減持,是什么方案減持,減持誰?這對市場股價的結構影響很大。這就跟2001年大盤下來的時候,當時大家可能都有感覺,最后大家不知道股價跌到什么樣的時候才能合理的價位,一方面是受市盈率的影響,我覺得我們國家跟國際接軌20倍的市盈率,是合適還是不合適?就是20倍的市盈率也不對,也沒有完全和國際接軌,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完全和國際接軌。所以,當時很多的機構就困惑在這里,都不知道跌到什么時候合理,不知道股價應該是什么位置才能合理的。到現在為止這個問題還在困擾著他們,就是說國有股減持按資產減持的話,目前的股價應該到什么位置才能一個投資價值。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確實對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我相信國有股減持,我覺得明年不管推出來還是不推出來,肯定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不斷的去提它,但是一旦推出來的話,它是應該以利好的身份出現,包括現在炒揚子石化,炒寶鋼,有人利用了這點,把寶鋼當做試點進行國有股減持。一旦股價大幅下跌,業績又有增長,這是大家討論的原因。揚子石化也是這樣,做的時候一定是業績好,業績差的話沒法減持。再一個,減持的對象只有國有股,沒有法人股。我說熱點的時候會跟大家說,未來的行情主要是圍繞三大業務去展開。我剛才是闡述了一下對目前行情的看法。
另一方面,我覺得熊市之后應該是一個牛市,有人說日本十年熊市,那又怎么解釋?對于這點我是這么認為的,別忘了日本的經濟一直是走了十年下降的情況,中國不一樣,中國這兩年的熊市是在宏觀經濟的背景下走出來的,它背離了,我覺得這是一種短線的回調,股市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但是它大的趨勢是一致的。所以,我覺得經過兩年熊市以后,必然會迎來一波牛市,這是對未來的一種展望。我覺得大家應該往遠看,如果你獲利比較豐厚的話,你趕緊走,等它回調的話,再擇機進入。但是,如果你真的是被套了,或者是買了一只股票沒漲,你也沒必要擔心,你把眼光放遠一點,只要目前的點位不是未來的高點,你就可以持有。所以,我一直在強調,在座的有很多中小投資者,現在真的是在邊緣化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們去求生或者求得獲利的機會,對自己的要求一定不要苛刻,不要想著買低點、賣高點,你做不到,你往往追高,殺到最低點。包括這波行情啟動之前,我正好上營業部,很多人問我現在藍籌股漲,寶鋼一直不跌,我拿著科技股怎么辦?是不是應該換了?我當時有個感覺,我真的是很生氣的感覺,我覺得行情已經到頭了,這么大幅的狂跌,就那么幾只是藍籌股,別的都不是藍籌股的概念,這種市場長久不了。當時,主持人問我,大盤要想止跌的話,是不是止藍籌股?我說不是,它的特點是大宗股票止跌,真正在牛市的時候是大部分人賺錢,小部分人賠錢,這才叫牛市。當時我就想,是不是在給誰挖陷阱?市場的投資理念一再強調,好象就是上海石化,好象就是寶鋼等幾只股票可以漲,可以盈利,別的股票都不行。我覺得當時已經沒有買股票的標準了,說是投資理念,我按照投資理念去選擇股票,只要不是基金一樣行。所以,我覺得一千三百零幾點,這次創的新低,應該是這次低點,或者說是牛市行情的最低點,不可能再有低點了,即使再次出現回調,我相信也不可能到最低點,我覺得探底的過程已經結束了。有人可能問,你說這波行情這樣,這不是完全背離了投資價值理念嗎?我剛才講牛市的時候肯定是大部分股票在漲,小部分股票在跌,而且這個市場永遠存在著兩種力量,就是投資和投機,沒有投機這個市場就是死水一潭,肯定是不活躍的,也是不健康的;但是沒有投資,這個市場全都是投機,那樣泡沫太厲害,也長久不了。但是,投資和投機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獲利,只是找的借口不一樣而已。投資是當做理由去買,投機,我把科技股當做投機者,為什么我覺得科技股是投機呢?我想科技股跟藍籌股概念有一點點區別,它給大家更多的是未來的預期,實際上你近幾年什么也拿不多,它不分紅,你也拿不到現金。我覺得未來的炒作更多的是投機,但這種投機我覺得是很正常的。特別是現在受數字電視概念的炒作,我覺得國家應該大力的去鼓勵它,而不應該去打擊它,實際上數字電視并不完全是虛的概念,它是實實在在的概念。
前一段時間我很忙,也沒看電視,那天我一打開電視,寧夏臺、山東臺,包括福州臺,都在報道數字電視,各個省市在推廣數字電視,山東可能已經走在前面了,很多的小區都實現數字電視化。所以我覺得推廣的速度很快。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不可能對這么大的概念沒有反應,而且它給一些數字電視的廠家所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效益,肯定有增長。就像當年的網絡一樣,當年的網絡大家也覺得是個虛擬經濟,到目前為止回頭看一下,這種高科技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好處,而且股市做到的宣傳是任何廣告做不到的現象。那時候剛起來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網絡,但是當翻一番的時候,大家已經開始用網絡了,而且使用網絡的人數急劇的增加,這是什么效應?完全是股市做出來的宣傳效應,要不然我們國家的網絡不會發展得那么快。現在很多企業都知道網絡好,都開始運用網絡。雖然數字電視不敢說和網絡對社會的效應是相提并論的,但是它是我們國家推廣的一個大的趨勢。所以,它的直接受益者就是生產數字電視的廠家。有人可能會問,我現在好象有點不分段落了,有人問既然數字電視受益最大的是生產電視機的廠家,現在為什么海信、長虹沒有漲?我也在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相信它一定會漲,但不是這波行情,而是下一波牛市行情,我覺得它們現在已經很低了,低無可低,而且它們的行業已經是見底反彈,從它的基本面來看,處在見底反彈的態勢。數字電視的推廣對它們來說真的是直接的受益者,現在對他們股價造成影響的就像美國的反傾銷案造成的影響。我覺得這波行情既然上海梅林是龍頭的話,一般不會換將,打仗的人都有清楚這點。我覺得在座的應該都有感覺,哪一波行情它是龍頭,它就是龍頭,太陽還是太陽,月亮就是月亮,調整的時候調整得最少,漲的時候漲得最多,就是這么一個局面。但是,短期內我也在擔心,上海梅林沒有什么東西,我到現在也沒有了解到到底什么東西支撐它能漲那么多,你說上廣電漲,我清楚,因為它就是做電視的。但是,上海梅林漲就清楚了,我不了解它,怎么買它。
一個人做事情,一定要有底氣才能做得好,雖然這個事情不難,但是如果你沒有底氣,你也做不好。我覺得上廣電,我覺得它是有基本面的支撐。但是,我覺得上海梅林不好說,沒有東西了。具體上廣電背后到底什么支撐它,我們都不得而知。
從現在短線來看,如果大盤走得好的話,我很希望科技板塊還會繼續漲,這是沒有置疑的,它不漲,這波行情就沒有了。我們看周五,上海科技又起來了,如果換一只股代替上海梅林的地位,我覺得更好,上海梅林實在沒有東西了,如果代替它的話,我覺得也是一個好事。為什么清華同方沒有做,我們看到漲的股票全是南面的股票,他們可能比較青睞自己本地的股,這可能也是因為主力不同的原因、資金來源不同的原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