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曦雨
中國現代金銀幣自1979年開辦以來,至今已經在逐步的健全和摸索中走過了風雨坎坷的24個年頭,特別是86年以后,中國人民銀行根據當時情況對金銀幣的全面管理工作進行了重大體制改革,在87年8月成立了中國金幣總公司,專門負責金銀幣的立項、設計、制模及市場開發和宣傳普及等工作,該公司的成立,極大的推動了未來中國現代金銀幣事業的蓬勃發展。
一個新生朝陽行業的興起,其中要走過的路必然是艱辛困苦的。眾所周知,在10年浩劫之后,80年代初期,我國政府才剛剛向國人推行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基礎政策,我們的國情和國民綜合素質還遠遠的落在中等、發達國家之后,大多數人還不能完全擺脫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所以基于這點,我國在早期時的金銀幣發行、發售體系和政策主要是傾斜于國外的錢幣收藏愛好者,而并不是面向國內市場。
90年代中葉,在黨富民政策的積極引導下,國家在各個層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與飛躍,中國人民從此昂首挺胸放眼于世界之林。在物資文明的飛快帶動下,精神文明也相應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人們普遍開始向更高層次追尋。不滿足只面向國外發行的時任中國金幣總公司的領導們也看到了這些,參考借鑒國外先進營銷理念,積極探索研究,并計劃于95年與中國郵票總公司一道,在北京開辦第1屆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此次博覽會的開辦可以說是中國金銀幣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歷史轉折性的里程碑。
在進一步的輿論宣傳帶動下,更多的先知先覺者們,開始逐漸認識并接受具有較高民族色彩和文化底蘊的中國現代金銀幣。一個開始由幾人擺攤兼營的金銀幣柜臺,如今已經發展到頗具規模的京、滬、穗為主的各地二級市場。
一個行業的興起到最終的成熟發展,必將經歷許許多多的不平。一個看似蒸蒸日上的市場,在浮夸的媒體和極少數人的人為利益誘多下,一股炒新不炒舊視其金銀幣如籌碼、如搖錢樹的極端投機思想,開始逐步占據更多數人的心靈,人們逐漸開始摒棄收藏,摒棄理性投資,轉身于沸沸揚揚不考慮實際價值的盲目短線投機熱流中去。而最終的結果,不用我說,鐵的事實已經擺在了我們面前,不言而喻!
如何端正思想,擺正位置,重樹金銀幣形象,促進金銀幣全面體制改革已經成了當前管理層領導們的每天所疑慮的問題,打破固有博覽會宣傳方式到各地方搞巡展應該說是一次比較大膽的嘗試和創舉,從此次寧波會議的成功舉辦來看,無論是社會效應還是市場效應該說都是很積極的,民眾的普遍呼聲也是相當高的。希望國家將這一順義各方利益的優良傳統堅持不懈的繼續高下去。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方法,逐步將盲目短線投機行為,向理性投資思想過渡。
曦雨夜里實在睡不著,再次回來補充幾點建議,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一、 時間方面:
從本次寧波巡展來看,前期工作量和花費都很大,總算開幕了,2天的時間又太少,倉促之間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二、 會議宣傳方面:
1、 前期工作:
個人覺得在會議開始之前,應該更好的做基礎鋪墊工作。除了在地方電臺、電視臺打一些宣傳性廣告外,還可以搞一次或幾次人性化的交流性講演(非形式化學術報告),比如公開包一個禮堂,邀請一些專業資深人士提前在地方做幾場義務講演,面對面的在群眾中弘揚金銀幣收藏投資文化理念。
2、 會中工作:
開會期間肯定會來許多所謂不懂金銀幣的人,如果沒人帶領勢必就會沒有頭緒的亂撞,那么就需要有專業人士進行引導。找幾個人(專業知識不用太強,實在沒人在幾個網站中找幾個代表就行)在場內做講解導游工作,幫助剛剛入市的人認識金銀幣、了解金銀幣。讓每個新來的人在知識上都能有所收獲。
3、 會后工作:
搞一次總結性講演,鞏固知識,已經發生興趣的人自然會主動留下參加,最后公布下一次巡展地,落幕結束。
11月24日 凌晨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3-11-24 6:44:23編輯過][/color][/al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