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報訊(記者顧耀)
“千呼萬喚不出來”的個人黃金業務,終于有了突破性進展。記者獲悉,中國銀行今天起在上海試點推出個人實盤黃金交易業務,即所謂的“紙黃金業務”。投資者只需一個活期存折賬戶,就可進行黃金投資,這也是首只真正意義上的個人黃金投資工具。
這一名為“黃金寶”的個人紙黃金業務,其報價類似于外匯寶業務,即跟隨國際黃金
市場波動情況進行報價,個人通過把握市場走勢低吸高拋,賺取黃金價格的波動差價。該業務交易以克為單位,交易門檻在10克黃金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業務不進行黃金實物交割,這也是紙黃金業務和實物黃金業務的本質區別。除銀行柜面交易外,投資者可通過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渠道進行交易,并通過柜面電子屏、電話或者網絡獲取實時報價。
個人黃金業務包括實物黃金業務和紙黃金業務兩種。與本次推出的紙黃金相比,實物黃金品種早已出現,包括現場提金和“黃金存折”兩種。黃金存折雖然也是書面憑證,但與紙黃金大不一樣:一方面,前者計存金利息,后者不計;另一方面,前者是黃金實物柜面存儲支取的記賬憑證,而后者無實物交易。據悉,實物黃金業務也在滬上銀行的計劃產品之列中。
實物黃金交易不暢,凸現出紙黃金的品種優勢。由于“賀歲金條”、“紀念金幣”等實物形式處于主體黃金市場之外,投資者必須花費中間費用,因此虧損面較大。今年6月,中國金幣總公司回購“羊年賀歲金條”,由于回購價格偏低,導致有價無市的尷尬局面。而黃金投資往往以獲取黃金價差為主要目標,實物交割的幾率較小,因此和實物黃金相比,紙黃金是目前最佳的個人黃金投資品種。但專家也提醒投資者,由于黃金價格波動不會過于猛烈,因此這一品種除一定的差價盈利機會外,保值避險功能仍占重要地位。
從國際上看,個人黃金投資是黃金市場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以交易所為主要平臺的黃金市場,主要還是滿足金飾品加工企業的用金需求。個人黃金投資業務的引入,將大幅度增加黃金需求量,有利于進一步完善黃金價格的市場定價體系。
據悉,除中行率先推出個人紙黃金業務外,工、農、建等大銀行的個人黃金業務操作流程、技術支持、交易方式等準備工作也都已基本就緒,投資者個人炒金的面將進一步擴大。
來源: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