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張健初
近一階段,金銀幣市場始終處在上無動力下缺根由的牛皮局面,分析原因,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金銀幣新品題材平平,無法引發市場如火的激情。從這個角度,目前市場的膠著狀態,更大程度是在期待六月,期待《西游記》二組中,孫悟空更加精彩的表現。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文學和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作。前期一組發行,相當長時間內,在市場形成局部熱點:其中彩金幣“大鬧天宮”,市價一度高掛在67000元上方;彩銀幣“蟠桃盛會”,也在2850元左右活躍多時;“猴王出世”作為該系列中的“小型張”,曾在5800元
附近浮動多日;其它兩枚“龍宮借寶”、“戰二郎神”彩銀幣,也有很好的表現。因為前期一
組曾上行到相對高位,因此從理論上,為二組發行后的市場運作,打開了相應的上升空間。《西游記》二組推出的兩枚金幣,三枚銀幣,分別取材于小說中的經典情節“三打白骨精”、“大戰哪咤”、“斗牛魔王”、“齊天大圣”以及“西天取經”。兩組之間,無論是故事演
繹的情節,還是人物性格的深化,都是一種循序一種發展一種延伸。這種延伸,更大程度體現為孫悟空感知與認識的升華,性格與勇氣的升華,以及做人做神道德標準的升華。升華之中,孫行者的敢做敢當、無畏無懼、機警睿智的風格依舊。這,恐怕也是《西游記》二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或后來居上的最大亮點。
從宏觀視野,兩組《西游記》題材的延續性與行情的延續性,有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關聯。兩者之間,既是相互促進的關系,也是相互攀比的關系,更是相互推動的關系。翻閱錢幣市場歷史,凡有后續題材的系列金銀幣,如《京劇藝術》,如《紅樓夢》,如《民間神話故事》等,在市場都有過不俗的表現。尤其是《京劇藝術》,每每有新品推出,都會在市場一次次形成轟動效應。在郵市,生肖系列的中“庚申猴”,京劇系列中的“梅蘭芳”等,也同樣存在這種相互配合的推動關系。
目前《西游記》一組的市價,相比最高位,下跌幅度平均在20%以上,特別是近些天,更有一定程度的走低。在《西游記》二組問世前出現這種局面,應該說,積極意義大于消極意義。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為《西游記》二組理性問世以及后期盤旋上行,留出一定的活動空間;其二,以退為進,清理出一條易行的通道,以便更好地與《西游記》二組攜手前行。而這兩點,無論前者后者,都能最大程度地刺激錢幣市場穩健向好。
期待六月,期待《西游記》二組,期待市場能夠引爆火花的熱點。但這種期待必需是低調的,理智的。唯如此,我們的期待,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5-28 22:52:17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