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5月22日消息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天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與各部門領導開會研究經濟過熱問題。會議判斷,盡管“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但政府近來所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中國央行行長會議后提到,其他部門也出了一些宏觀調控的措施,有些我看力度蠻大的,言下之意,當局已決定暫緩加息。
據聯合早報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會議后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中國經濟高峰會時說,人民銀行過去兩個月已兩次動用貨幣政策,包括提高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來控制信貸增長,“效果怎么樣,夠不夠力度需要再觀察觀察”。
他還提到,“其他部門也出了一些宏觀調控的措施,有些我看力度蠻大的”,言下之意,當局已決定暫緩加息。
中國的經濟決策者在希望給當前的投資熱降溫的同時,顯然也擔心下手太重,會造成通貨緊縮卷土重來。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就強調,市場不應簡單把北京近來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理解為緊縮政策。
“中國經濟沒有出現全面過熱的局面,因此沒有必要,也不應當采取全面緊縮的宏觀調控措施。”李德水稱,當局這一次宏觀調控的特點是“雙向使勁、冷熱兼治”,一方面通過經濟手段和行政措施來控制投資過快增長,另一方面卻加強對農業、衛生、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中國通貨膨脹率在今年4月份上升到3.8%,是7年以來最高的水平。投資需求表現出來的過熱跡象更為嚴重。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較去年同時期增長43.0%。不過經過北京干預后,4月份的投資增長率已回落到34.7%。
除了央行調高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等經濟方面的措施外,北京還采用了行政干預的手法,包括“清理整頓”鋼鐵、鋁、水泥等行業,派遣督察組“巡視”各省份確保地方政府“聽話”,來達到降低投資增長步伐的目的。上個月底市場還盛傳銀監會曾要求商業銀行停止發放貸款幾天,一度造成股市大跌。
昨天和周小川、李東生在同一場研討會上演講的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胡祖六直言,當局近來出臺的一系列降溫措施行政干預色彩過濃,“比較粗糙”,“非常不適宜”。
胡祖六認為,全憑行政手段來達到降溫目的將在客觀上制造當局不希望出現的“一刀切、急剎車”局面,中國政府不應該試圖去控制投資流向哪些產業,或代替市場做投資決定。他建議央行加息,在未來12至18個月將利率提高200至300個基點,來抑制投資增長。
不過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看來,中國央行加息“將是非常大的錯誤”。他相信,因為美國經濟表現好于歐元區,美元接下來一段時間將升值,而由于人民幣和美元掛鉤,中國面對的通貨膨脹壓力將因此有所緩解,現時加息多此一舉。 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