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道
來源: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
錢幣市場波瀾不驚,甚至一直在向下沉,如果想要市場重新活躍起來,目前幣市最需要什么?政策?資金?人氣?熱點?品種?信心?其實前面說的哪個都需要,哪個方面解決了都能形成一時的繁榮,但都只能是一時的,不會長久繁榮,政策也好,資金也好,還是信心、熱點、品種等都是一樣,這些利好因素消耗完了幣市毫無例外地都下來,只要分析前幾年的情況就清楚了,毫無例外。因為金銀幣說到底是一種收藏品,而且現在還是一種比較貴的收藏品,收藏品最后都是要到收藏者手中的,看現在全國的金銀幣收藏者有多少?有人說有一千左右,有人說只有幾百位。這點收藏者人數肯定托不起現在每見新品發行就是幾萬的量,剩下的就只是莊家之間互炒,互相拋,但終久還是在市場,沒有沉淀,當然也就沒有好的錢幣市場。因此如何讓更多的愛好者參與進來,愿意進來才能根本解決問題。也就是如何進行有效的宣傳。
如何進行有效的宣傳,而不是泛泛的宣傳,吸引更多的金銀幣收藏者。一是要讓大多數人知道,但是還不夠;二是要讓更多的人愿意收集,這才是最主要的,要讓人們覺得集金銀幣回報高,當然不單指經濟回報,應該還有另一個重要方面是精神享受,如成功感、自豪感等。如果能做到這兩點,何愁收藏者不多,何愁錢幣市場不興。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宣傳,也許跳出集幣,與其它群眾性好的收藏品比較,特別是將它與其相近的集郵相比較,也許能看出一些問題的所在。集金銀幣在很多方面都比集郵好,這方面很多幣友都說得很全面,也說得很好,在此我就不多說了。但有一樣集金銀幣比集郵差得遠,就是集郵可以組編郵集,參加各種級別的郵展,得到各種級別的金獎銀獎等各種獎勵,個人成就感、自豪感很強。你看現在全世界有國際郵展,亞洲有亞洲郵聯組辦的郵展,國內的全國郵展,省郵展,市郵展,縣郵展,連有些大點的單位也有相關活動的郵展,熱鬧不熱鬧,而且這些郵展基本上都是官方組織,權威性不容置疑。大一點的郵展官方宣傳唯恐不到位,那是領導的政績之一啊,安全保衛則更不用說,看看全國郵展和這次綿陽的亞洲郵展就清楚了。在此郵展上得獎,不單個人光榮,連同事朋友領導都覺得臉上有光,這樣的宣傳,群眾基礎當然就更不用說了。而且一部好的郵集可以多次參展,得到很多獎。真正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因此為了組編高質量的郵集,即使高價買珍郵也很值。最后如果你不想要了,整部郵集出讓則更貴。買者稍微改變又可得獎,也愿出高價,而反觀集金銀幣,基本上是孤芳自賞,最多幾個同好共賞,更談不上組集參展得獎。加之價格太貴,因此對人們的吸引力相對不夠。如果哪天集金銀幣也有國內國際的象郵聯那樣的組織,那樣能有的各種參展得獎機會,那集金銀幣的人自然就多,自我宣傳的效果自然就有了,而且是一種非常吸引人的宣傳。那有沒有這種參展可能呢?依靠什么途徑去實現呢?我認為現在可以以組集參加各級郵展的方式進行而達到應有的目的。
前次觀看綿陽亞洲郵展,看到開放類郵集展區有很多是郵資品以外的材料組編的郵集時,當時就想,如果以金銀幣為主編一部開放類郵集參展,以金銀幣材質的美觀、珍貴,一定是在開放類郵集中鶴立雞群。因為其它開放類郵集的組編材料普遍低檔,觀賞性也不夠,與金銀幣材質組集的相比要差一大級,而郵集得獎珍貴性可是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容易得獎不說,而且以現在官方對郵展的宣傳力度以及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將對金銀幣的宣傳和人們對金銀幣的認識會有一個質的變化。且人們能隨時參展得獎,也會愿意出高價收集高檔幣。錢幣收藏也會向大眾普及,何愁市場不好。
以金銀幣為主要材料(不是全部)組編郵集參展郵聯和主辦方也是歡迎的。因為現在由于參觀郵展的人有減少的趨勢,特別是對于傳統郵集而言,雖然意義大,得獎高,但觀賞性差,參觀者少,必定大部分參觀者不是專家。因此郵聯為了吸引更多人參觀,也為了培養更多的集郵者,專門設置了開放類郵集,主要由原來郵展不能使用的非郵品組編,由于組編材料品種多樣,觀賞性很好,參觀者多。這類郵集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探索郵展新路;二是吸引參觀者。以金銀幣良好的觀賞性按郵展規則組集參展,參觀者多,也會受郵展歡迎。并達到利用郵展的宣傳機制宣傳金銀幣的目的,這樣也很容易為大眾所接受。因此希望哪些高手組編幾部,在大型郵展上得幾個大獎,做個表率,對普及金銀幣應該是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