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涯布衣
來源: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
收藏源于何時,現在已無法考證,收藏的標準,也從來沒有嚴格的界定,人類開始的收藏活動,從狹義來看,無非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對自己喜歡之物,留了下來,或觀摩欣賞,或留存紀念,以便得到精神的享受。這是原始樸素的純收藏概念。
收藏品,都在一定程度留下歷史的痕跡,記載著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等,億萬年的歷史長河,誰也無法穿越,認知過去,正是通過歷史遺物的研究得來的,從廣義上講,凡是能提供對歷史考證的一切遺物均是收藏品,但我今天說的是狹義上的進入民間私人保管、不作為使用的物品。
收藏品有共性和個性之分,被大眾認可度越高、對人類影響越大的如科學發明、戰爭、自然災難、社會變革、民族情結等,共性就越大,收藏價值就高,而有些藏品,受接受范圍制約,它的收藏價值在社會中相對較低,只體現它的個性價值,如某人收藏自己祖先遺物或對自己有影響的物件,這種收藏價值只在一定的范圍內體現。
收藏情結是一種懷舊,是對過去的眷戀,同時也是對現在和未來的一種感知,溫故而知新便是這個道理,因此,在宏觀意義上說,收藏活動是對過去經驗教訓的總結,通過這種總結,不斷修正對世界的認知,以適應今后的生存空間,從微觀意義上說,則是一種精神寄托,得到身心愉悅,是生活的一種潤滑劑,通過收藏活動,能陶冶情操,培養一個人的良好心態。
在社會安定、人民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環境下,收藏活動成為世界業余愛好的三大主流之一,可見它的魅力。
收藏品的魅力,除了能給人們帶來精神樂趣之處,還體現它在不知不覺中為收藏者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隨著時代的變遷,收藏的樂趣得到更多人的認可,于是,更多的人加入收藏隊伍,使一些藏品出現求大于供,為了使供求矛盾得到緩解,只能在價格上調節,也就造成藏品的升值。
原始的收藏觀念純粹是為了精神上的享受,并沒有預想到日后會升值賺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藏品成為大眾追逐的目標,誰想擁有該藏品,只有通過不斷追加資金才能獲得,這種資金的追加,一般是通過公開拍賣或私人之間易手的形式完成,隨著易手頻率的加快和資金的不斷遞增,該藏品的收藏價值越凸現,同時被更多的人認可,而在這種交易過程中,前一個擁有者一般都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收藏品的投資活動。
可以這么說,很久以前,收藏品投資行為就伴著收藏而來,這兩者是互相依存的,收藏的繁榮帶來投資的活躍,投資活動反過來又加速了藏品的流通,擴大藏品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群體參與收藏。
一般地說,收藏品是歷史在不經意之間留下的遺物,該物品產生之初,只是為了人類生活的便利,人們在現實生活當中,經過使用,造成大量的消耗和損毀,只遺留少數存在于后世,這種存量多少和該遺物信息的輕重,決定了它的收藏價值的高低,這和現在有些物品生產目的就是提供給人們收藏有著不同的意義。
毋休違言,現在有些郵幣卡藏品與過去不經意中遺留的物品的收藏意義不可同日而言,郵票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生產的目的是用于通信使用,這種在使用過程中遺留下的藏品,它的收藏價值就很大,而這十多年發行的郵票,以及新中國金銀幣,目的就是專為收藏而發行,而且發行數量相對較大,因此,它的收藏價值大打折扣,遠不如經自然使用過程中的遺物。
當然,現在的郵幣卡有它的優勢,主要是收藏成本較低,且印刷制造工藝先進,畫面精美,內容豐富,作為業余愛好,賞樂消遣,倒不失是人生一大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