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涯布衣 來源:中國集幣在線
曉范出了幾個幣市走出低迷的選擇題:“政策?資金?人氣?熱點?品種?信心?還是其他的?”,感覺個個都重要,一個都不能少,仔細一想,感到其實它們是矛盾的統一體,這幾個都是市場好轉的鏈條,不論那一個環節中斷,都極大地影響幣市的向好發展,而在這幾個當中,我感到最重要的應是政策的導向,政策是綱,其余是目,綱舉目張。
我們的社會,剛從計劃經濟時代脫穎而出,市場經濟還處在雛形時期,政府行為還時不時的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在眾多的投資領域中,受到很多的政策制約,在一些壟斷行業中,投資有無收益,更要看壟斷者的動向,金銀幣的發行,恰恰是壟斷行業,在金銀幣上表現出只注重發行,不注重培育市場的現象,我這里所說的市場,并非單指金銀幣的投資交易環境,而是泛指使它走向千家萬戶的整個流通領域,包括培育擴大收藏隊伍。
當然,我一直認為,金銀幣是一項很有前途的朝陽產業,看好它的后勢,但目前希望它迅速激活市場,使投資活動在短期內得到很大的收益,似乎有點超前,與現行政策環境脫節,因為,目前政策扶持力度不夠,重點表現在發行規格、發行量、題材、零售指導價的隨意性,以及銷售渠道不暢等,這些,制約了參與群體的欲望,不能有效擴大參與群體,孤軍作戰,期望投資有很大的收益則是不現實的。
金銀幣的收藏隊伍現在還很薄弱,無法與投資群體的迅速擴大相比,在一個投資群體占多數的幣市里,投資投機獲利的思維是主流,缺少預期收益的投資,便顯得參與人群信心的不足,信心不足,便不會把資金盲目投進來,沒有資金進來,商品便缺少交易、流通,就沒有人氣,沒有人氣,當然形成不了熱點,可以這么連接:好政策-------增強投資信心--------帶來投資資金---------造成交易暢通--------凝聚人氣-------吸引新的參與者-----------激勵政策臻于完善。這是一條良性循環的利益鏈,那一個環節都不可能獨立支撐行情發展,缺少那一個,都會對市場帶來重大影響。
從這個觀點可以看出,政策導向是母體,信心、資金、人氣、熱點,全部在政策下產生。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研究與自己投資環境相關的政策,尋求于已有利的政策為切入點,改革開放以來,很多外國財團進入中國投資,與其說是看中中國市場需求旺盛,不如說是看中中國的準入政策------這準入政策包括雙方共贏的的諸多措施。如果沒有對自己有利的政策導向,他們不是敢冒然把資金投進來的。
在金銀幣市場也一樣,沒有政策的扶持,就暗示著投資資金面臨虧損的風險在加大,對預期收益失去信心時,投資資金必定選擇離場觀望為好。
有人把幣市低迷歸結于是郵票爭奪了大量投資資金,這是事實,但為什么郵票能把大量的投資資金爭奪過去?原因就是今年郵票市場迎來了七年寒冷后的春天,而這春天是郵政政策扶持下出現的,沒有減量、封庫、貼用、銷毀等政策的扶持,就不會有郵票春天的到來,也不會吸引大量投資資金入場,由此可見,投資市場,政策導向是多么的關鍵。
金銀幣發行體制從計劃經濟時代過來,多少遺留著它的痕跡,但我們看到,政策在一步步完善,凡事有個過程,欲速則不達,在政策沒有達到有效激活市場之前,我們只好耐心等待,以靜制動,根據政策的變化而更改自己的投資活動。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膚淺看法,不當之處,望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