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是治標,毀才治本(一鳴)
5月8日,集郵者關注的日子.郵總的封庫令是否已經落實到位,還有沒有拒不執行的?應該說本次92到01年的郵票上交已成現實,郵人在這點上應該相信新一屆領導班子有這點能力,但最后如何處置這段時期的郵票又成了關鍵問題.操作不當依然滿盤皆輸.
封庫已往也多次執行過,不同點是本次上交封存,往年是各封各的,一家漏出,家家啟封.最后還是沒有達到目的,吃苦頭的是盲目跟風者.從文字上來將,封僅僅是暫時封閉和關閉,其原來的數量和性質沒有根本的變化.而一旦啟封,這些紙老虎又將傷人.而且,其負面作用不可小看,筆者認為郵總可能的方法有下面幾個:
1, 封庫后發布郵票進入郵政窗口銷售,帖包裹使用,增加消耗量.封庫品種放到窗口統一銷售.
其實從真正的意義上講,這一條應該按利空看待,最多只能算中性.郵人細細品味,在中國大地上,你能管得住成百上千個郵政窗口嗎?第二個堆票郵局難到不會出現嗎?除非市場還是深度打折,那么郵政才拋不出手.其二就是使用,如果打折依舊,有誰會到你窗口賣面值呢?郵政員工依然要為市場的打折票付出辛苦的勞動.消耗又要多少年呢?如此說來,封和消耗僅僅治標,郵市又走進了另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中.
2, 徹底銷毀,打成紙漿.
要做到這點,郵總可要有點決心的,當然對市場肯定是特大利好,尤其對打折問題的解決是至關重要的.不過,郵總還有一怕就是到時又虛火過頭沒有調控的籌碼了.要知道,如果央視再來一篇郵市發瘋的報道,他也吃不消.雖說能治本,但真執行也有難度.
3, 局部分批蓋銷
對郵總來說乃上策,蓋銷分批稱之為分階段進行銷毀工作,走一步一回頭,看看市場動態,你炒高了,那肯定就沒有第二次銷毀了.你還是沒有動靜,好啊,再來一批銷毀,也就是文火堡濃湯.而蓋銷美其名曰,送給學校培養教育下一代集郵愛好者.那么市場又將如何反應?波浪上升,總體向上,漲幅有限成為新郵總對郵市的定位.雖然對市場有刺激作用,但周期性和政策的持續性將受到考驗,虎頭蛇尾也是家常便飯.夜長夢多在中國就是特色,更何況一個小小的郵總.
所以對市場而言治本只有徹底銷毀,只有這樣郵總才代表了廣大集郵者的利益,代表了國家的利益,代表了郵政員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