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為10元的“中國寶島臺灣”紀念幣,發行于2003年11月18日,隸屬于紀念幣板塊遺產系列,兩枚一套,第一枚為“赤嵌樓”,面值5元,第二枚為“朝天宮”,面值5元。雖屬遺產系列第二組,但近期走勢明顯強于該系列的第一組“長城/兵馬俑”和第三組“孔府/故宮”,在紀念幣板塊走勢較為平靜的情況下,顯得較為搶眼。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的不可分割的領土。歷史上,臺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日本先后占領過。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重歸中國的版圖。1949后,眾所周知的原因,臺灣與祖國大陸處于分離的狀態。最近幾年,臺海局勢日趨緊張,尤其是今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主張臺灣獨立的民進黨領導人陳水扁當選連任,臺灣的未來,似乎又橫生了許多變數,但分離終究會統一,這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人的共同心愿。
在“中國寶島臺灣”紀念幣上,這種兩岸血脈相連骨肉情深,得到了極好的體現。第一枚“赤嵌樓”,是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之處。而第二枚“朝天宮”則是臺灣島內最大的媽祖廟,顯示出兩岸文化的同屬性。應該說,這套紀念幣選擇這兩個圖案,是有極其深遠的含義的。從這層意義上說,該幣的發行不僅僅在于體現臺灣的文化遺產和風光,更多的是用法定貨幣的形式向全世界表明,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可動搖的!
由于該幣帶有明顯的眾所周知的彩色,加之該幣背面文字“寶島臺灣”與發行公告及外包裝上“中國寶島臺灣”字樣不一致,因而引起投資者的極大興趣,自發行以來即受到戰略性資金的極大關注,近期伴隨著郵卡板塊的輪番上漲,該品種低位成交開始放量,價位波動頻繁,大資金建倉跡象極為明顯。其題材的豐富和想像空間的巨大,當引起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作者:一江水 來源:中國集郵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