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讀者石先生來電,反映自己一個朋友手中有張水印倒置的人民幣。由于很少見到這種情況,且不知出現該現象的原因,石先生便希望晨報熱線能幫他問一下那張人民幣的價值。
據石先生介紹,自己有一個甘姓的朋友在貴州。數日前,甘先生得到一張奇怪的人民幣,乍看之下,這張面值50元的最新版人民幣外形毫無異常,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位于人民幣左側的人物頭像竟然是完全倒置的。之后,甘先生為了確定這張人民幣是否假鈔,又特地到當地多家銀行鑒定,結果均為真鈔。
事后,甘先生為了知曉這種怪異人民幣的價值,遂托石先生致電本報詢問此事。
昨天下午,記者與本市錢幣學會理事余榴梁取得了聯系。余表示,水印倒置的人民幣并非錯版人民幣,而是屬于次品人民幣。
他說,一般情況下,在人民幣的制作流程中,造紙廠會將水印印上紙張后,再交由印鈔廠印制圖案、紋理等。由于數量較多,制鈔紙大都是成疊被送往印鈔廠。在此過程中,一旦某張制鈔紙被風吹落或是被放錯了方向,之后再按正常程序進行印鈔,便會出現水印倒置的情況。
“雖然人民幣從印鈔廠出廠時,檢查人員會例行嚴格的檢查,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了這道程序后,仍會有少量次品人民幣流向社會。”對于這些“漏網之魚”,余榴梁表示,次品人民幣本身的價值并不大,許多售價頗高的“錯版”人民幣都是人為炒作而生的。而此種炒作行為,不僅國家明令不允許,錢幣學會也極力反對。
不過,出于稀少的原因,余榴梁建議,除了將次品人民幣交由央行回收外,持有人還可將它作趣味性收藏。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