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2.sina.com.cn/cj/g/20040419/U249P31T1D724787F46DT20040419080142.gif)
王岐山在北京奧運經濟市場推介會上承諾: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
新京報訊 (記者 何春中) 全球矚目的北京奧運經濟市場推介會昨天在京召開,這標志著北京奧運經濟正式啟動。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在開幕式上承諾,奧運商機既是北京的,也是中國和世界的,北京將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便捷通道和可靠保障。
378建設項目亮相
本次推介會上共發布首都機場北線高速公路、北京汽車生產基地(核心區)等378個項目,總投資額達到1350億元。這些項目吸引了包括通用、大眾、波音、索尼、西門子等世界五百強在內的跨國企業和國內大中型企業。期間,奧運商機高峰研討會、區域及小城鎮推介、企業推介等各項活動將最大程度地利用推介會兩天的時間,推出相關奧運商機。
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
“奧運不僅是全球性的體育盛事,也是經貿交流的國際性舞臺!蓖踽秸f,北京將加快實施北京奧運經濟戰略,本著“開放、透明”的原則,廣泛吸引海內外企業共同參與。這次推介會將為全中國全世界的企業參與和分享奧運商機,提供一個合作的平臺和公平的起點。
王岐山向全球還作出承諾,北京正在進一步改善投資的硬環境和軟環境,以更加開放的市場和符合國際慣例的投資促進服務體系。他說,北京將以辦好奧運會這樣一個契機,全面提升北京現代化水平。
力爭低成本高效益
市發改委主任丁向陽表示,奧運經濟已成為最近30年世界經濟發展中一種獨特的經濟現象,它是注意力經濟,是由注意力資源的相對集中而給舉辦城市和國家帶來的一種階段性加速發展的經濟現象。
實施奧運經濟戰略是北京的必然選擇。北京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還面臨不少難點和挑戰,特別是長期以來積淀和遺留的一系列城市建設中的難題成為最大的制約。丁向陽說,“北京將通過奧運經濟戰略的實施,解決這些發展中的難題,做到力爭花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效益!
36家500強企業參加
參加北京奧運經濟推介會的代表初步統計突破1000人,80%來自企業。700企業代表中,中國企業占六成,外國企業占四成,其中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有36家。與會者將聽取北京16個政府部門負責人介紹各領域的奧運商機。
20多個國家駐華使館商務參贊、部分世界500強企業高層領導人、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北京市政府各部門和18個區縣的主要負責人匯聚一堂,用他們的智慧掀起一場奧運經濟的頭腦風暴。
未來7年總需求超三萬億
商機主要包括前奧運、奧運舉辦期間以及后奧運時期
新京報訊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丁向陽說,北京奧運經濟發展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預計未來7年里北京投資和消費市場的總需求將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
丁向陽說,北京奧運經濟發展的主要階段是包括前奧運、奧運舉辦期間以及后奧運時期的未來7年間。
聲音
北京奧運的順利籌辦為發展奧運經濟提供了重要機遇。我們相信,這不僅會提升北京城市的總體水平,提升北京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北京的城市文明程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馬凱
中國貿促會已同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商企業界建立了廣泛的經貿聯系。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會長萬季飛
我們已與北京市先后簽訂多項金融合作協議,累計發放貸款500億元。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
奧運商機能為中國誕生世界級的品牌服務提供廣闊的空間。
——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
到2008年來京的海外旅游者將達到470萬人次。到2008年,北京的星級飯店總數將達到800家、客房13萬家。
——北京市旅游局局長于長江
根據初步測算,到2008年,北京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市場投資規模將超過去時1800億元。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主任趙文芝
政府不是“二傳手”
市發改委副主任劉志稱,推介會是政府加強服務的一種姿態
昨天,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劉志在奧運經濟推介會開幕式結束后,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稱,推介會上推出的378個招商項目代表了北京今后產業布局和發展的方向。
企業如何切割大“蛋糕”
《新京報》:3萬億奧運經濟大“蛋糕”是個什么概念?
劉志:從目前看,未來幾年內,我們有1.5萬億的社會需求,還有1.5萬億的投資需求,這兩種需求構成了奧運經濟的“蛋糕”。3萬億是個市場需求的概念,3萬億資金只是個趨勢,我們還有項目在后面做儲備。
《新京報》:國內外的企業如何切割北京奧運經濟這塊大“蛋糕”?
劉志:切割奧運經濟大“蛋糕,是通過具體項目進行的。現在推出的378個項目,是目前我們準備和正在實施的項目,有些項目是即將開工的項目。這原來都是由一些項目的主辦單位和項目業主來操作,這次將項目拿到一個公開、透明、平等的平臺上來操作。
項目公開了,方便了廣大的投資者。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更好的投資者和更好的運營商來進行服務。政府主要是提供一個好的服務來促進這些項目的實施。
下一步的重點是追蹤和服務項目,讓每個項目都能落實簽約。
政府公益項目市場化
《新京報》:預計這次推介會能有多少項目簽約?
劉志:我們認為簽約不是目的,不可能通過兩天的會議,就達到很多簽約,這是不現實的。我們也不追求這個簽約的數量,而是更注重將來扎扎實實的工作。這次推出的項目,很多還需要長期的談判過程。這次只是一個項目的展示,提供奧運經濟的概念,今后要逐步落實所有項目。
《新京報》:奧運推介會的門檻對中小企業是不是很高?
劉志:根據項目的不同,投資人的需求也不一樣。有些大的項目,如軌道交通的項目,可能需要大企業來運作。但也有小的項目會吸引中小企業的目光,如有8對加油站特許經營權的招標,我認為會吸引很多中小企業者的興趣。目前北京加油站經營得非常混亂,政府把它拿到公開的平臺上來競爭。
《新京報》:這么多的項目通過這樣一個平臺來交易,意味著一直以來由政府投資的公益事業已走上市場化的軌道?
劉志:北京原先政府投資的公益事業,當前確實已進入了市場化運作的軌道。以地鐵為例,政府拿出70%的資金來建設,剩下的30%交給投資者。
當然,我們也考慮到政府還需要一部分的資金支持,今后地鐵的票價不可能提得很高,水價上漲也要考慮到居民的承受能力。市場發育是個逐步的過程,現在我們畢竟走出了第一步。政府已經讓一些社會資金進入公益事業。
招商項目體現產業規劃方向
《新京報》:這些項目能代表政府進行市場化改革的一個方向嗎?
劉志:所有這些項目都體現出北京今后產業規劃和結構調整的方向,同時,這些項目也代表了政府進行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這次推介會也是政府加強服務的一種姿態。
推介會結束后,政府要公布一個新的區域發展規劃,為戰略投資做準備。區域發展規劃與北京今后發展的整體方向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今后一切項目都要符合這個規劃。這次推出的項目包括基礎設施項目、環保項目、高科技項目,都代表了北京今后的產業發展方向。
《新京報》:北京奧運經濟推介會市發改委準備了多長時間?后續工作是什么?
劉志:我們做了半年多的準備,重點項目還做了重點包裝。這次奧運經濟推介會只是一個開始,后續的工作會緊緊追蹤這378個項目,使這些項目盡快落實。
“投資北京”重在服務
《新京報》:市政府的“投資北京”平臺是希望打造一個什么樣的概念?
劉志:投資北京平臺實際上是個服務的概念,并不市說政府做了一個“二傳手”,多了一個中間環節。目前,很多企業想到北京來投資,但找不到所需要的服務對象。我們這個平臺就是,一方面推出招商項目,另一方面告訴企業怎么樣辦理一些手續,如何來操作。
會議只是開始,我們不需要口號,只要扎扎實實的工作。北京市政府部門整體性的、綜合性的推出這么多招商項目,這還是第一次,而且領域非常廣闊。通過這次推介會,奧運經濟的概念就正式明確提出來,而且這個概念看得見摸得著,也便于參與,這是我們的初衷。
投資市場(累計投資需求將超1.5萬億元)
奧運場館及其附屬設施建設與運營,投資需求220億元左右。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能力提高,投資需求2800億元左右。其中包括:軌道交通將從目前的114公里提高到300公里以上,投資需求約660億元;高速路新增近400公里,投資需求約310億元;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設施建設,投資需求近550億元;能源結構調整和設施建設,投資需求超過550億元;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與保護,投資需求約360億元;水資源保護、利用及節約,投資需求約360億元。
現代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投資需求約1500億元。
金融、商貿、物流、會展、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投資需求約2000億-3000億元。
新城開發和小城鎮建設及房地產開發,投資需求約7000億-8000億元。
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區服務、公共安全維護等社會公共服務領域,投資需求約800億-1000億元。
消費市場(消費品零售總量將超1.5萬億元)
汽車報廢更新加新購車需求總量預計在245萬輛以上;
住房總需求預計約1億平方米;
數字產品預計總需求將在500億元左右;
食品和服裝預計年總需求量在5000億-6000億元左右。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