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電話采訪了上海黃金飾品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許文軍,但他明確表示不愿接受電話采訪,因為《上海黃金飾品行業黃金、鉑金價格自律暫行辦法》的出臺,引來各大媒體的關注,各地反映也褒貶不一。
2月28日,《上海黃金飾品行業黃金、鉑金價格自律暫行辦法》正式出臺后,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被推進了爭議的漩渦。當記者打通許文軍的電話時,他對電話采訪很是擔心,他說,由于一些記者采訪斷章取義,使協會的工作陷入了被動。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之下,他說,辦法的出臺,主要是考慮到有利于市場、企業、消費者,特別是受到上海市廣大會員企業的擁護。面對外界對這一做法的質疑,協會目前也正在做一些工作,稍后他們會有一些說明和資料送達《中國黃金報》,報社也將積極關注事情的發展。
質疑 媒體褒貶不一
《上海黃金飾品行業黃金、鉑金價格自律暫行辦法》的出臺,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2頻道經濟節目對此事都給予了報道。
新華社在報道中稱,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為該辦法的出臺對于消費者來說,行業協會給全市的飾金價規定了一個上限,并不是壞事,有利于維護消費者利益。但同時也規定了價格下限,不允許企業自由降價,就涉嫌“價格聯盟”,是不妥的。行業協會行業自律的首要原則,就是要制止任何形式的“價格聯盟”,鼓勵業內公平、自由地競爭,而不是制定一個價格區間強迫企業遵守,以達到消除價格戰、規范市場的目的。報道認為,雖然短期內上海的金飾品市場看似井然有序,但如果企業就這么穩穩當當地獲得商業利潤,必然削弱其千方百計降低成本、提高科技含量的積極性,減輕其市場壓力和危機感,減少其求生存、求發展的市場原動力,這對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是沒有好處的。只有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后生存下來的企業,才能與即將進入我國金飾品市場的國外知名企業一比高低。報道中還引用專家學者的話直接指出行業協會不能當“二政府”。
央視2頻道在經濟報道中播出了一些大、小珠寶首飾企業及消費者的看法。大企業認為這種做法好,有效地避免了價格戰的惡性競爭;小企業則不領情,他們認為大企業的成本高,而他們的產品成本低,完全可以把價格降下來;消費者的態度更是貶者多于褒。
支持 協會態度鮮明
記者分別采訪了中國黃金協會、中國寶玉石協會、廣東省黃金協會,他們態度十分鮮明,支持上海黃金協會的做法。
“市場應該多做一些價格自律的工作,結果是既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也能使企業在一個好的市場環境中得到好的發展。”中國黃金協會秘書長呂文元說,現在市場中的惡性競爭,主要形式是價格戰。表面看商品價格低,消費者得到實惠,實際上消費者也會受到傷害。因為價格戰讓好企業也徘徊在沒有利潤的邊緣,企業無法開發新產品,無法提高技術,企業無發展后勁,消費者將難以買到更好的產品。如果一些不法企業偷工減料,消費者很難發現,這對消費者還是傷害。目前珠寶市場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而市場經濟不是一個無序的純自由的經濟,它是一個有序的市場經濟。但一個有序的市場經濟是逐漸培育和完善的,上海金飾品協會的出發點是對的,既有一個硬性的規定,但也有一個區間范圍。“這個下限,不是說就能完全保護了企業的利潤,這實際上是產品成本的一個下限,是一個極限,消費者要清楚地知道,這樣的價格不可能做出產品。”協會最有資格來評論一個企業的誠信,也應該與消費者溝通,可以接受投訴。現在人民銀行確實不管,協會不做沒有人做,這是名正言順。
中國寶玉石協會副秘書長楊似三說:“這個工作應該做,只要是這個行業規定能夠得到大多數企業的同意,以此有效地規范市場,進行有序的競爭。”他認為,市場如果出現類似價格戰的無序競爭,長此以往,就會把市場做死了。他分析,珠寶產品的定價包括原料價、加工費、消費稅、設計等。假設國際金價是110元每克,如按120元克來賣,每克的消費稅就值6元錢(消費稅是5%),再加上其他費用,企業還有沒有利潤可圖?顯然是沒有的。而市場上往往會有低于成本價的飾品出賣,這種低價競爭勢必把市場做亂,做壞,做死。而這樣做的企業也許存在一定的問題也未可知。
廣東省黃金協會副會長甄偉鋼說,行業協會有必要出臺這樣有指導性意見的行規,通過這種行規,可以有效地避免市場上不正當競爭的出現,如果陷入價格戰這種惡性競爭的怪圈,市場就會做垮了。他說價費分離也許是解決價格戰的好方法,目前他們正在做這方面的準備,以更好地幫助市場向好的方向發展。
沉默 發改委無回應
為了更好地了解各方面的情況,記者也曾致電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和價格監督司,并提出了4個問題:行業協會制定產品價格自律辦法有無法規依據?金飾品市場惡性競爭是出臺“行規”的主要因素,從產品價格角度來分析,對惡性競爭行為法規有無明確規定約束?作為價格司或價格監督司如何看待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糾正惡性競爭、規范市場促進行業發展的做法?能否圍繞價格方面提供給行業協會如何規范市場的一些建議?截至記者發稿之時,仍未收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價格司或價格監督司接受采訪的消息。
來源:中國黃金報 作者:張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