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寧波”,我來生做你的知音 |
發布日期:2004-3-19 8:0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因為喜歡玩金銀幣,識得了“老寧波”,因為喜歡進入收藏網絡,識得了“老寧波”。
突然聽到“老寧波”去世的消息,不禁唏噓,現代金銀幣市場里的一代梟雄,一名風云人物,說走就走,帶著對金銀幣的熱愛,帶著對投資市場的眷戀,悄然走了。
其實我和“老寧波”素未謀面,之所以說識得他,是因為他給我打過幾次電話。
我既然喜歡把玩金銀幣,就會有很多的感慨,有了感慨,就不吐不快,于是把很多感慨用文字表達出來,散散落落于各個論壇中,一天,有位網友發短信給我,說是有人有事想找我,望告知電話號碼,想了想,便告訴他,過了兩天,電話響了,望著那陌生的來電顯示,我沉吟了一下,最終還是接了,那不是很純的普通話,他說他是老寧波,對他開頭的“久仰”,我頗不以為然,我之所以叫天涯布衣,便是自己覺得渺小,只不過是飄蕩四海的一粒塵埃,有何能讓人“久仰?”,問道有甚指教,他說,大家既然喜歡金銀幣,便是有緣,他辦了網站,讓我有空去看看,有興趣的話,寫點對金銀幣的看法,他的話,讓我惴惴不安,我的那些貼子,只不過是心由事來,文從心生,有想法就說,并沒有別人那種指點江山的意愿,當然也不會細細推敲,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想說就說,而他如此甘于“久仰”一介草民,倒是出于我意料之外,于是便說,我只不過隨意說說而已,我從來沒有聲明過勞什子著作權使用權之類,如蒙不 棄,不論我貼在那個網站的貼子,隨便轉貼就是,不必問我。
我與老寧波無甚瓜葛,半無一分錢的經濟來往,因為我喜歡金銀幣,幾乎是把玩尋樂趣為主,買進不多,喜歡了,買得起就買,在那遇到就在那買,隨意性很大,我從沒有在他那里買過錢幣,他的網站我也很少去,他雖然家財萬貫,是市場上一位風云人物,但與我何干?所以,他這次打電話來,我既不感動,也不反感,有點象在街上遇到一位外地人問火車站往那走,我順便告訴他那樣,就這么簡單。
因為有過電話接觸,此后兩次他打來電話,聊得還隨和,他說出了對金銀幣發展的信心,說了對投資的抱負,還說他對我寫的《詠錯龍鳳》、《詠湘云》兩首詞很喜歡,未了邀我有空去上海的話,一定到他那里坐坐。我諾諾。
去年,我倒是去過幾次上海,每次都去了盧工市場,但我始終沒有去拜訪老寧波,因為我認為我只不過是鄉間一草莽,和他這樣的一代富商、市場梟雄不在同溫層,盡管他的邀請很有誠意。
最后一次接到他的電話,是說他準備用錯龍鳳等金銀幣做禮品,精心設計包裝,扉頁上想用我寫的那首《詠錯龍鳳》的詞,以增加禮品的文化氣氛,襯托主人的雅儒,問我是否同意讓他用這首詞,我回答道:“謝謝你的錯愛,那只不過是幾句順口溜,又不是什么激揚文學的驚人之作,你想用就用”。
這不知道他最后是否用金銀幣做了禮品,也不知道他是否用我寫的詞,放下電話不久,我便把此事淡忘。
但這是一次讓我感動的電話,并非有良駒遇伯樂的意思,之所以感動,是他對我的尊重,區區小事,只不過為了幾句打油詩,何必如此關山萬里,于繁忙中專事征求我是否同意?
投資市場各方利益牽牽扯扯,有關他的評說偶有所聞,我從不關心,千秋功過,由人評說,但我對他還是心生欽佩,佩服他的對金銀幣的熱愛,佩服他對投資的智慧思維,佩服他對錢幣文化的弘揚,更感動于他對我的尊重。
按照他對金銀幣的抱負,壯志未酬!
“老寧波”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走得那么讓錯龍鳳疼惜,走得讓我來不及登門拜訪。
“老寧波”請走好,布衣今生與你無緣,來生,我做你的知音。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3-19 7:58:09編輯過]
(作者 天涯布衣 來源:中國集幣在線)
----------------------------------------------
月下一壺茶,燈下兩句詩:幣中能取樂,便算解禪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