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金價能走多遠? |
發(fā)布日期:2004-2-2 14:3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size=4][B][color=#FF0000]2004年金價能走多遠?[/color] [/B] [/size]
[color=#0000FF]盤點2003年國際投資市場,黃金走出了一波引人注目的行情,展望2004年,黃金市場是否升勢依然,專家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國金幣網(wǎng)將陸續(xù)刊發(fā)一組黃金市場評論文章,供大家參考。
這幾年來,黃金行業(yè)迎來了“黃金時代”,自從2001年金價下跌再次逼近每盎司252美元之后,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已經(jīng)上漲了60%多。在2003年里金價上漲的幅度也超過了20%。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黃金重新受寵,今后金價是否還能繼續(xù)上漲呢?這是大家所關心的。
有人說金價上漲是起因于歐洲央行限制售金的華盛頓協(xié)議。在1999年9月華盛頓協(xié)議簽署之后,金價的確大漲了一次,從252美元多一直上沖到了340多美元,但是在這個價位上并沒有保持住,而是在2001年再次回落到了252美元附近。這就說明華盛頓協(xié)議只能暫時地改變金價下跌的幅度,卻不能真正改變金價下跌的趨勢。
那么是什么在2001年使得金價真正出現(xiàn)了轉折,走上步步盤升的道路呢?是美元下跌,是美國連續(xù)11次調(diào)低利率,使得黃金市場的空頭失去了做空的依據(jù),金價才得以步步上漲了。
我們對比一下近3年來金價的走勢和歐元兌美元的走勢就可以看出來,兩個走勢是基本上一致的。正是因為美元對歐元步步下跌,才造成了金價不斷上漲。(見圖一、圖二) [/color]
[IMG]http://www.chinagoldcoin.net/shidian/2004-2-2/1.jpg[/IMG]
[color=#FF4500]圖一:1999年至今金價走勢圖[/color]
[IMG]http://www.chinagoldcoin.net/shidian/2004-2-2/2.jpg[/IMG]
[color=#FF0000]圖二:1999年至今歐元兌美元走勢圖[/color]
[color=#0000FF]美元下跌是有著深刻根源的。早在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舉行的有美、英、法、中等44國代表參加的世界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xié)定》,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確認美元和黃金同樣具有世界貨幣的地位。在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美元依然保持著持殊地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保持的外匯儲備都是美元,許多國家間進行的貿(mào)易也都用美元進行結算。但是在世界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美國的經(jīng)濟地位已大不如前,這種狀況顯然已經(jīng)過時了。
一個國家貨幣匯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出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出口能力。一個國家出口的東西多,價格高,換匯能力強,自然這個國家的貨幣在市場上就受歡迎,匯率就高。而一個國家的出口能力差,這個國家的貨幣在市場上就不受歡迎,匯率就低。這些年來美國的出口能力不斷下降,出日的東西減少,于是就只好出口貨幣,用美元換回東西,也就是出現(xiàn)了貿(mào)易逆差。預計2003年美國的貿(mào)易逆差可能高達4000億美元以上。過去由于美元保持強勢地位,所以大家愿意要美元,因為有了美元可以到其他國家換回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但是近一兩年來美元不斷貶值,用美元換回的東西不斷減少,自然大家就不愿意要美元,而愿意要其他貨幣或者黃金了。
最近媒體報道說,巴菲特控制的投資公司波克撒哈薩韋公司的現(xiàn)金持有量增至307億美元,但是美國股市中暫時找不到適合的投資目標,將會增持外幣,加大外幣投入。另一條消息說金融巨頭索羅斯和股票大王巴菲特說美元不久將出現(xiàn)大跌。大家知道,巴菲特投資崇尚的是價值理念,當一只股票價格大大低于價值時就買人并持有,而當價格過分超過價值時就賣出。他減持美元,增加外幣,顯然是認為美元的價格太高了。索羅斯則是一向在市場上尋找薄弱環(huán)節(jié),過去曾經(jīng)狙擊過英鎊,后來又進攻泰鐵,并從中獲利豐厚。現(xiàn)在他又開始進攻美元,顯然是認為美元有機可乘了。
雖然兩人都對此加以否認,但是這反映出市場的動態(tài)。巴菲持和索羅斯分別代表了兩種投資者類型:投資型和投機型,現(xiàn)在兩種人都看淡美元,就說明美元出問題了。至于他們兩個人是否真的在這樣做關系并不大,因為肯定是有很多人在這樣做,我們從市場上的價格變化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兩年多來在外匯市場上美元不斷下跌,歐元不斷上揚,已經(jīng)從1歐元對0.82美元上漲到了接近1.30美元,美元下跌幅度超過50%。
當前的美元匯率下跌實際上是美元和歐元的一場較量。因為歐洲的經(jīng)濟實力和美國差不多,但是歐洲貨幣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比美元差得很遠,所以歐洲人早就想和美國人競爭,而歐元正是這樣的產(chǎn)物。他們希望借助于歐元,在世界貨幣體系上和美國平起平坐。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美元遭受重大危機時,金價最高就到過每盎司800美元。但是當時歐洲在前蘇聯(lián)面前還需要美國的保護傘,而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都還嫌力量不足,因此后來美元得以反攻,重新恢復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現(xiàn)在不同了,歐洲的經(jīng)濟實力已經(jīng)趕上美國,而前蘇聯(lián)的威脅也已不復存在。所以在美國發(fā)動對伊拉克戰(zhàn)爭問題上我們看到德國和法國持反對態(tài)度,正是歐洲與美國分道揚鑣的表現(xiàn)。
最近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表示,支持強而穩(wěn)定的歐元。因為歐洲各國的進出口主要表現(xiàn)在歐洲各個國家之間,對美國的進出口只占其貿(mào)易額的十分之一,所以美元貶值對歐洲經(jīng)濟影響并不太大。雖然這會使歐洲經(jīng)濟復蘇的速度放慢,但即使歐元不升值,也不會有很大改觀,所以歐洲寧愿放棄眼前利益,爭取長遠的利益。
在美元和歐元的這場斗爭中,勝者肯定是歐元,即使美國能夠躲過目前這一劫,使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隨后提高利率,重新走上發(fā)展的道路,那也是暫時的。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國家的崛起,必然對美元同樣造成威脅。德國前總理施密特就說,再過30年,美元、歐元和人民幣將成為世界的主要貨幣。美元從世界主要貨幣的地位下跌,世界貨幣體系形成多元化的狀態(tài),這個結果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上個世紀80到90年代,由于IT等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美國經(jīng)濟經(jīng)歷了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期。在20年間,道·瓊斯工業(yè)股票平均指數(shù)增長了10倍,納斯達克指數(shù)更是連連翻番。在這種情況下,大量海外資金流入美國,使得美國的貿(mào)易出現(xiàn)順差。美元的強勢迫使金價連續(xù)20年下跌。那么這種情況是否有可能在目前重演呢?我認為可能性不大。
近來美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很快,在2003年第四季度甚至達到了8%,似乎讓人看到了曙光。但實際上美國目前發(fā)展快,很重要的是因為利率低,許多人趁此貸款消費,使得房屋和耐用品消費大幅增加,不可能持久。美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并沒有找到如同80年代IT行業(yè)那樣的突破口,公司盈利暫時不可能大幅增加。80到90年代美國股市上漲了10倍以上,在2003年又上漲了20%,現(xiàn)在道指已經(jīng)接近了前期高位11000點,在這個點位上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即使?jié)q到2萬點也是難于想像的。而股市不上漲,利率又處低位,就不可能大量吸引海外資金,生產(chǎn)也就難于持續(xù)發(fā)展。
現(xiàn)在美國的實力已經(jīng)大不如前,美國目前急于從伊拉克脫身就是一個例子。在60年代,美國投入數(shù)千億美元,傷亡幾十萬人,也要打贏越戰(zhàn)。雖然后來輸了,但仍舊顯示出其強大實力。而現(xiàn)在美國在伊拉克死亡不過500人,耗資1500億美元,已經(jīng)堅持不下去了,這正是其外強中于虛弱本質(zhì)的表現(xiàn)。
開始的時候美元下跌可能是美國樂意的,因為美元貶值可以增強美國出口競爭的能力,促進經(jīng)濟盡快復蘇。但是事情的發(fā)展并不見得總是讓他們一廂情愿,一旦美元失控大幅下跌,美國企業(yè)盈利不一定能再大幅上升,因而大家都不愿持有美元,海外資金流出美國,會給美國造成不利影響。
在美元和歐元較量的過程中,直接受益者就是黃金,因為人們看到美元貶值,紛紛拋出手中持有的美元,換成其他貨幣或者黃金,使得金價上漲。如果美元繼續(xù)下跌,一些國家之間的貿(mào)易很可能停止用美元結算而改用其他貨幣甚至黃金,結果使得美元下跌得更厲害。
外匯市場是主戰(zhàn)場,而黃金市場只是一個輔助戰(zhàn)場。因為黃金市場太小,大資金轉不開身.但是必要時它也會投身其中。目前投機商在這場較量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過去他們在黃金市場上往往采取短期獲利了結的做法,使得金價大起大落,目前這種情況有所改變。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大投機商持有的多頭倉位長期位于歷史高位,顯示他們大都認為黃金價格還會上漲。在80年代,巴菲特一次買入了占世界產(chǎn)量四分之一的白銀,使銀價達到了每盎司50美元。如果在不久的將來,他宣布買入了1000噸黃金,而使世界上的金價上漲若干倍,也并非不可思議的事情。要知道1000噸黃金不過耗資140億美元,還不到他手中美元現(xiàn)金的一半!
有人也許擔心如果美元繼續(xù)下跌,歐洲央行會不會增加售金?其實歐洲一些國家過去出售黃金主要就是換成美元,因為當時美國利率高達5%,持有美元可以得到較好的收益。而現(xiàn)在美元下跌,持有美元只會遭受更大的損失。歐洲國家出售黃金又不大可能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例如瑞士法郎、加元、日元等,所以美元下跌只會使歐洲各國央行售金減少而不會增加。
美元下跌使得大量持有美元的國家遭受很大損失,特別是日本和中國(包括香港和臺灣地區(qū)),因為持有的美元最多。目前我國內(nèi)地每年對美國的貿(mào)易順差高達千億美元以上,然后又購買大量美國國債,這是很虧本的事情。目前最好的辦法是盡量換成其他貨幣或者黃金。因為增加黃金可以減少持有美元,就可以避免美元下跌帶來的損失。
目前國內(nèi)銀行人民幣存款增加很快,已經(jīng)達到11萬億元以上,而要向這樣多的存款支付利息,給銀行造成很大壓力。而另一方面,目前銀行準備金不足,最近國家向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投入450億美元,作為銀行準備金。最好的辦法就是銀行買入黃金,作為準備金。
國家應當加快國內(nèi)黃金投資市場的開放,使普通百姓能夠便利地投資黃金,藏金于民,對國家對百姓都有好處。銀行可以少付利息,反而可以收黃金保管費。而百姓手中持有的黃金也有希望升值,是雙贏的結果。
當前美元和歐元較量的結果有兩個可能:一是使美元受到重創(chuàng),導致金價大幅度上漲,在2004年應當至少還能上漲20%。二是美元暫時站穩(wěn)腳跟,金價穩(wěn)定在每盎司400美元附近。這場較量也許要進行20年、30年,但也可能5年、1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nèi)就能見分曉,而且這個可能性是相當大的。(中國黃金報 覃維桓) [/color]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