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8年2月出版的第三、四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以下為杭州一名讀者給本報編輯部的一封來信:
請問蜻蜓老師,我國當代金銀幣中到底出現過哪些錯幣?您是怎么看待這些幣的價值的?
杭州讀者:李先生
*******************************************************************************************************
李先生,你好。
錯幣,顧名思義:是指由官方庶出,然而不合乎內容規范或表現形式上出現問題的幣。由于新中國貴金屬幣屬于法定貨幣,是人民幣大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嚴肅性;因此它們在立項、設計、雕刻和生產的一系列環節中均受到嚴格對待。但百密難免一疏,在新中國貴金屬幣中還是出現不少錯幣(或至少是問題幣)。下面我們來簡單看一下錯幣有哪些表現形式:
1、
規范性錯幣:比如說82年12屆世界杯足球賽金銀幣(共3款)、86年13屆世界杯帶球過人銀幣、89年14屆世界杯鏟球銀幣;以上5款幣的共同特點是足球賽的“賽”字為寶蓋頭下面寫著“西”字,屬于非規則簡化字,不可以在重大的書面語中使用,何況是出現在金銀幣中。
[upload=jpg,8603yb2.jpg]UploadFile/2008-2/20082269332236285.jpg[/upload]
2、
內容性錯幣:比如說88年15屆冬奧會滑降銀幣,把第15屆冬奧會寫成了第16屆冬奧會;又比如說91年是熊貓金幣發行9周年、96年是熊貓金幣發行14周年;但該兩年卻發行了名為紀念10周年和15周年的熊貓金銀套幣。
[upload=jpg,8803yb.jpg]UploadFile/2008-2/20082269341457049.jpg[/upload]
3、
印刷性錯幣(問題幣):比如說02年中國民間神話故事5盎司哪吒鬧海彩銀幣,彩色移印出現重大錯誤,導致哪吒和龍的顏色一塌糊涂。這種現象原本在郵票和紙幣印刷中多見,貴金屬幣中較為罕見。
4、
匹配性錯幣(問題幣):早期幣中,很多幣由于銷售到國外或港臺地區,因此國名及文字描述采用繁體漢字。但可笑的是,很多幣中,經常是國名以繁體字出現,然內容表述以簡體字出現;或者相反:內容是繁體字,而國名是簡體字。出現這種情況的幣有不少,如:86年野生動物基金會(WWF)成立25周年金銀幣、86年孫中山誕辰120周年5盎司銀幣、各種規格的古代科技發明太極圖金銀幣、94年12屆亞運會金銀幣、各年份的媽祖金銀幣……。這種匹配性錯幣出現的頻率很多,最后一次則出現在98年的WWF云豹銀幣上。
5、
地圖形錯幣(問題幣):如95年臺灣光復金銀幣,上面中國大陸長江和黃河的形狀被完全扭曲。
[upload=jpg,9521-jb2-1_2oz.jpg]UploadFile/2008-2/20082269351795452.jpg[/upload]
此外,從嚴格的角度來講,象早期的金銀幣沒有國名,而以:“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出土文物青銅器”、“北京”來代替之,這也是非常不嚴肅的行為。
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強大,貴金屬幣的立項、設計和生產正日益規范,因此新千年以來錯幣(問題幣)出現的幾率越來越小,其中較為知名的一款為龍鳳呈祥彩銀幣。
由于錯幣是官方行為,因此它可以讓我們的發行單位和生產單位引以為鑒,使新中國貴金屬幣越來越合規、嚴謹。同時,這些五花八門的錯幣也正因為它們的歷史錯誤而注定在新中國貴金屬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