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殷敏
“鑒定證書”號為2號的《千年紀念》十公斤金幣以368萬元成交!“鑒定證書”號為9號的《豬》年生肖十公斤金幣以290萬元成交!“收藏證書”號碼為6666號的《澳門整版連體鈔》以16.8萬元成交……。一串串令人詫異和驚嘆的數字出現在上月底的2007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中國貴金屬紀念幣專場拍賣會上,51件紀念幣(章)和錢幣的拍品成交50件,總成交額達到1118.6999萬元。行內人士表示,本次拍賣會與歷屆拍賣會相比拍品最多、買家最多、成交率最高,其拍賣結果將對未來市場起到標桿作用。
大規格金幣受追捧
每年的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按慣例都會舉行錢幣專場拍賣會。2007年專場拍賣會共征集到了51件拍品。其中,金銀紀念幣38件,金銀紀念章(紀念品)10件、連體紙鈔3件。從拍賣會結束之后有關方面匯總的數據來看,本次錢幣博覽會拍賣的總成交率高達98.04%,現場熱烈的氣氛為歷年錢幣拍賣會所罕見。
曾經在2000年廣州國際錢幣博覽會上以136萬元成交的《千年紀念》十公斤金幣,本次拍賣的成交價格高達368萬元,盡管7年時間國際金價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但發行量極少的大規格金幣,還是為極具購買力的買家所青睞。這枚金幣是世界首枚大規格現代紀念金幣,99.99%純金精制而成,直徑180毫米,面額3萬元,發行量僅20枚,2000年被列為世界吉尼斯之最。
此外,此次有8件拍品的“鑒定證書”號碼為1號。其中“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一套金銀幣起拍價僅2440元,但在數十位競拍者的激烈爭奪下,最終以63000元的價格成交。此外,“鑒定證書”號碼為1號的“北京2007年國際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也由400元的底價拍高至了20000元;說明收藏1號“鑒定證書”已經成為了錢幣收藏的一種時尚。
“老精稀幣”得到認同
中國人民銀行上世紀80年代發行的收藏難度極高的精品金銀幣,以及一些發行量非常稀少的紀念幣,在錢幣收藏界被戲稱為“老精稀幣”。此次專場拍賣會上,不僅上拍的“老精稀幣”品種在51項拍品中遠過了半數,而且不少藏家、投資者沖著這些“老精稀幣”而來,導致競價非常激烈。如:屬未發行幣范疇的1997年熊貓精制雙金屬紀念幣由12萬元底價開拍,經近10分鐘競價,最終以66萬元成交;拍賣底價僅800元的1990年龍鳳普制銀幣最終以36000元成交。
與此同時,此次有5項拍品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有關。其中“北京2008年奧運會”(第二組)一公斤紀念銀盤以8萬元的價格被買家擒獲,較底價高出了479.71%。類似于2003年發行的奧運會會徽金銀紀念章和2004年發行的奧運旗幟交接金銀銅紀念章也都以37000元和29999元成交。
錢幣收藏一般是大眾化的,然而目前高價位的幣種成為少數人的欣賞品。這個收藏圈規模逐漸擴大,他們以中產階級高收入人群為主,經濟實力較強,具有國際視野,因此對藏品持有很長的時間做長線投資。普通大眾可以在低端品種上做選擇,一般錢幣面額越高價值就越大,此外,用金、銀等貴金屬制造的價值高于同一時期用普通金屬制造的錢幣。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蕭菡于2007-11-11 9:08:57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