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論壇聊天整理版)
我們的金銀幣有收藏、投資、禮品需求
我們要討論的不是收藏對不對、投資好不好、禮品好不好
而是要討論如何擴大收藏群體
如何構筑方便投資資金進出的平臺
如何大力拓展禮品銷售渠道、讓金銀幣去擠占傳統禮品(例如煙酒、購物卡)的市場.
對于金銀幣行情要堅定信心,看問題不要緊盯眼前,要橫向縱向多看看.
從橫向說,同在郵幣卡市場,同樣是錢幣,看看聯體鈔、三版紙幣漲了多少倍了?
打個比方:
當年汪新淮做貴妃醉酒、雙龍鈔,現在呢?雙龍鈔早就創歷史新高,今天我目擊成交200張雙龍鈔,這是什么概念?單筆交易30多萬,獲利巨大。所以貴妃創新高根本不是懸念,換位思考一下,你是操盤手,在雙龍鈔上已經是贏利巨大,現金流充足,那再搞其他品種還不是小菜一碟?
有人要問那為何還不創新高?
回答:正是因為堅定看好,所以把基礎打得越扎實越好,越穩健越好。
從縱向上看,自從2004年底到現在,買入金銀幣的群體,這三年,只要長期持有,我不敢說100%的人贏利,80%人贏利總不止吧,不信去看看歷史報價記錄,我指的是各種各樣的金銀幣,包括老精稀、公斤幣、彩金幣、本色金幣、本色銀幣等等。只要去翻過記錄,是不是80%的品種都是賺錢的?
有人總是拿2003年馮江事件暴跌導致的慘痛記憶反復作為論據,風險提示沒錯,但看問題一定要全面,踏空也是風險。這道理實在是太簡單了,當年的萬元戶,若一直踏空中國的發展,守著那個1萬元,現在還不是貧困戶?
這個市場有輸的,但也有贏的啊!
從2004年底介入金銀幣市場的新人,他們享受到賺錢的樂趣了,他們會口口相傳,他們會追加投資。他們根本沒有歷史的包袱,只是輕裝上陣,享受著美好的金銀幣。
這也是大行情展開的基礎。
最后談彩金幣,有一段時間沒提了,因為不敢說,擔心盤子飛起來,就像5月那次,搞得找不到準確的買入、賣出價了。
我只說一個情況:CCTV鑒寶欄目是幾經周折的,第一個方案不是“京劇藝術系列”,是我們這些自認資深人士認為稀缺的、珍貴的那些金幣,但被“槍斃”了。人家不認這個,這也難怪,你想想,一個對金銀幣知識一片空白的主編大們,能那么快接受這些嗎?當時給的“槍斃”理由是:仿佛有商業企圖。真是哭笑不得。“京劇藝術系列”彩金幣被批準錄制純屬偶然,下個月大家看節目也會知道的,當時還有一件“寶物”是“絳衣”,當時有人說,京劇的戲裝比這個還漂亮,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恰好在那里的J先生說,那我還有一套“京劇藝術系列”金幣,可不可以上節目。當時欄目編輯就說,好啊,這個好,代表國粹,拿來看看,就這么上了CCTV鑒寶欄目。這說明什么?說明京劇藝術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跳出金銀幣圈子看會更明白,這個市場早就變了,金銀幣的外圍影響力也不是當年那個弱小的樣子了。
我知道有些人排斥彩金幣,這不要緊,就像川菜、粵菜滿足不同口味的,你不愛吃,沒關系,換個菜系,同樣你不吃總有人喜歡吃。
至于說靠忽悠出貨那更是不客觀的,京劇彩金4枚一套,目前市價已經是5.3萬,并且還沒停止上漲的跡象,這不是買件衣服,一忽悠頭腦發熱就買了的。從2001年開始至今,翻閱歷史價格記錄,哪個金銀幣專業網站沒有把它放在焦點位置呢?或漲或跌,這就是和金銀幣市場緊密聯系著的了,這是事實。
所以還是該干啥就干啥,買自己喜歡的幣,玩自己喜歡的圈子,金銀幣市場肯定是大牛市,賺多賺少的區別,先漲后漲的區別,一個都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