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7年5月下旬出版的第十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哎耶;還有你姑娘,這是我的家,哎耶;我愛你,我的家,我的天堂……每當我想起內蒙古寬廣無艮的綠色草原,立馬就要播放騰格爾唱的“天堂”。那特有的民族情調,聽起來通身舒暢。
心想,哪天能親眼看到發行內蒙古題材的金銀紀念幣就好了,這一天終于盼來了。2007年4月25日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為紀念這個美好的日子,中國人民銀行特發行金銀紀念幣一套(共2枚)。手捧心愛的紀念幣,一邊欣賞一邊聽著騰格爾唱的“天堂”,真讓人如癡如醉。
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相同,設計家放眼未來,大膽創新,化圓形為蒙古族勒勒車車輪造型,而且當仁不讓滿圓式布局。整個圓周分內中外三環區域,以內環車輪為圓心,發射出16根車輪輻直線,穿透中環直至外環邊緣,外環在此基礎上又接力出16根車輻直線,合起來為32根車輻直線。它象太陽放射出的光芒一樣,照耀著內蒙古草原,照耀著勤勞善良的內蒙古人民。32根車輻直線,用乘法讀起來是2×3=6,有了6,0就好找了,車輪本身就是零。這種以車輻直線、車輪為元素,巧妙地蘊藏著“60”周年吉祥數,真乃神奇。不僅如此,設計家又進一步在車輪、車輻線上下功夫,添加上8朵潔白飄逸的祥云。這既是祥云又是裝飾型羊頭,鳥瞰下去,把剛才還是勒勒車的車輪,一下子演繹成一頂偌大美麗的蒙古包圓頂,鋪天蓋地承載著和諧、吉祥與歡樂。
金幣背面圖案,是一身著節日盛裝的蒙古族女青年,只見她雙手嫻熟地托著潔白的哈達,笑容可鞠地向你款款走來,準備向你行蒙古族特有的禮節。這禮節可厚重了,你看她雙手托著哈達,右手還兼捧著一碗飽含深情厚意的馬奶酒;哈達是蒙古族人民獻給親人的吉祥圣物,馬奶酒是蒙古族人民招待貴賓的玉液瓊漿。這位端莊、樸實、秀麗的女青年,是代表蒙古族2335萬人民在向全國人民行最高禮節,寓意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歲生日。人物安排在畫面上起到頂天立地的效果,迎賓氣氛濃烈。讓觀者頓時領略到草原深處最原始、最淳樸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
銀幣背面圖案,設計很有講究,有新穎獨到之處。畫面一分為三,上下為襯景,突出中間區域為主景。象遮幅式寬銀幕電影,畫面閃現出4個身強力壯的蒙古族男女青年,他(她)們騎著飛奔的駿馬,在綠色草原上盡情演繹著精湛的騎術。素有馬背得天下的蒙古族人民,在歌聲伴著噠噠蹄聲,藍天白云領略著他們勤勞勇敢的人生,激情豪邁地刻畫著他們的騎士風云。在主景上方是遠景蒙古包場景,既便是遠景,我們還是能看到在蒙古包的前后,安裝有現代化衛星電視接收器和風力發電網等設施。主景下方是草原花草放大的鏡頭,雖是小小的花草,但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在綠色草叢中,朵朵五顏六色的小花在盡情綻放,在微風吹拂下,象小朋友可愛的嫩手在拍掌歡笑。充分反映出內蒙古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形勢和人民生活的發展變化。
馬蹄聲聲催奮進,蒙包頂頂慶吉祥。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成立的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自治區,60年來為促進民族團結和區域經濟的改革與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金銀紀念幣的發行對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具有重大的紀念意義,必將受到包括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歡迎和喜愛。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007525981288929.jpg[/upload]
金幣背面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007525984854399.jpg[/upload]
金幣正面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00752599841479.jpg[/upload]
銀幣背面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007525993945802.jpg[/upload]
銀幣正面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007525910983645.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