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刊登于《錢幣·2006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特刊。作者金鑫,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摘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的字樣,謝謝!
第31集:
第31集:
尉彬又一次說出流通紀念幣板塊,絕對不是為了說給成龍聽的,而是實實在在通過對市場的觀察,才有的放矢地說的。
為什么,尉彬重新看好流通紀念幣板塊了呢?
這是尉彬一直有的想法,即流通紀念幣板塊與郵票的聯動性很強,而與金銀幣的聯系并不強,所以眼看著近段時間郵票的表現日漸趨強,流通紀念幣板塊也應該有表現了。所以當天他在觀察“北京奧運”金銀幣的走勢時,也特地留意了一下流通紀念幣板塊的情況,他發現近年來發行的流通紀念幣成交已現活躍,價格也不同程度的上揚。這是一個跡象!說明流通紀念幣存在著走強的可能性。
“北京奧運”金銀套幣的走勢再一次出乎尉彬的判斷,這套眾人矚目的新幣在發行后的第3天,開始了快速上揚的步伐,并突然揚升到12500元,超越了此前11500元的期貨價格。不過,如此讓尉彬大跌眼鏡的走勢并未延續多長時間,而是在“十一”長假中出現了回落,當尉彬在10月6日去“盧工”市場觀察行情時,“北京奧運”金銀套幣的市價已下滑到10000元附近。
雖然,“北京奧運”金銀套幣盤整的空間比尉彬想象的要高些,但也高不了多少,加之市場的成交沒有預期的熱烈,所以尉彬短期對這套幣的興趣索然。通常情況下,這類新發行的品種應該有1─2個月的盤桓期,此后才可能形成向上或向下突破的表現。既然市場承認其在10000元上方整固,那也就形成了初期的定位狀況,短時間關心窄幅的價格波動,對于尉彬而言毫無疑義。
由此,尉彬將心思放到了流通紀念幣上,他要從價格偏低的這個版塊上尋覓具有潛力的投資品種。
不過,與節前表現不一樣的是,流通紀念幣板塊似乎也受到了“北京奧運”流通紀念幣高開的影響,在“十一”長假期間成交不暢,但價格卻沒有很大的波動,只有那套新發行的2枚“北京奧運”流通紀念幣呈上下擺動狀態,而總體向下調整的步調已非常明顯,至少對于面值才2元的這套“北京奧運”流通紀念幣,目前的30元價格實在是高處不勝寒了。
10月14日,尉彬再次到市場,他還是要看一下節后的流通紀念幣板塊表現,確認上一周的成交不佳現象,是否受到了長假人流減少的影響。果然,這天的市場流通紀念幣交易明顯強于8天前,尤其是近年來發行的“陳云”、“鄧小平”等人物幣的交易不錯,而“遺產”系列和“生肖”系列流通紀念幣的成交同樣活躍。當然這是相當于金銀幣而言的,與市場上另一個板塊──紙幣相比,流通紀念幣板塊的活躍程度就差多了。
觀察了流通紀念幣之后,尉彬沒有更多地關心“北京奧運”金銀套幣的表現,而是徑直往成龍的包房走去。
受國際金銀價格的下挫和“北京奧運”金銀套幣熱點的快速逍遁,整個金銀幣市場在長假之后明顯降溫,生意也變得冷清。所以,在柜臺前候客的成龍,見尉彬遠遠地走近,馬上起身出門迎客,他也非常想和尉彬聊聊。
沏好茶,坐定之后,成龍端出了一盤椒鹽香瓜子,倆人邊喝著功夫茶,變聊了起來。
成龍問:“彬弟,流通紀念幣的表現怎樣?”
尉彬回答:“還可以,有成交,但比9月下旬要差些。”
“有什么熱點呢?”
“‘北京奧運’流通幣就不說了,價格是每況愈下,剛才問了,才26.8元一套。但是人物幣的表現仍然不錯,‘鄧小平’和‘陳云’的價格還是維持在5元附近,價低有人要貨!
“那人物幣龍頭‘宋慶齡’的價如何?”
“成哥關心這個?我剛才問了一下,整卷的是14元吧!”
“嗯,還不錯!”成龍喝了口普洱茶,嗑了幾粒香瓜子,很滿意地說,“流通紀念幣現在屬于脫離底部的前夕,我認為后市應該有戲!
尉彬點點頭,說:“只要郵市能夠繼續走強,流通紀念幣板塊的走熱也是時間問題!
“可是,現在的成交基本上都集中在2002年以后發行的新品種上,彬弟認為什么品種有潛力呢?”成龍又問尉彬。
“我還是比較喜歡老品種,像人物幣中的‘宋慶齡’、‘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現在的價格太低了,今后大盤啟動時,應該是更強的潛力品種。”
成龍猛喝了一口茶,說:“你的想法和我一樣,既然現在許多人喜歡新品,我們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玩老品種,至少它們的一級市場拋壓輕,而新品種在今后上漲到一定價位后,將會面臨如潮的拋壓,我不是非常看好新的品種!
尉彬再次點頭稱是,他感覺成龍在這段時間并沒有放松對流通紀念幣研究,而他對于新老板快的看法,似乎正在發生變化。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12-17 14:52:55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