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客
雖然離農歷丁亥年還有3個多月時間,但以“丁亥豬”為內容的生肖藏品市場,已經悄然打開。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行,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鑄造的金銀生肖通寶“丁亥豬”,則是其中率先搶灘者。
“丁亥豬”是金銀生肖通寶系列的后續品種,其龍頭“丙戌犬”2005年末亮相。兩者相比,“丁亥豬”在形式上,制作上、設計上,都有獨到之外,用“青出于藍勝于藍”形容,恰如其分。
生肖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一,它的根深蒂固,它的博大精深,是一部永遠也讀不完的書。從字面看,“丁亥豬”包括3層意思:“丁”延伸為“強”,是“萬物丁壯”,是“身氣丁強”,強調的是這層詞義;亥為“核”,萬物收藏。至亥時,天地混沌一片,如同果實裹核,覆蓋世間萬物;“豬”通常被認為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而“豬”與“亥”相連。以生肖文化詮釋“丁亥豬”,在民間,通常有“富足美滿”、“福氣滿堂”、“家丁興旺”之意的口彩吉語。生肖豬也與“福”緊緊相連,被稱之為“福豬”。
以“通寶”形式表現生肖內容,是生肖紀念幣系列產品中的獨特創意,而“丁亥豬”又以民間剪紙豬來表現,更是獨具匠心。剪紙是典型的傳統工藝,早在漢唐時代,就盛傳于民間。剪紙語言的最大特點,就是在玲瓏剔透的形式中,塑造充滿活力充滿情感的鄉土形象。民俗形式金銀生肖通寶,以民間工藝剪紙來表現傳統文化的生肖豬,自然又為它本身增添了更多的亮色。
在金銀生肖通寶“丁亥豬”的3款品種中,金銀有別,金通寶中的剪紙豬是只頑皮豬,身子略向外側,笑口半開,笑眼半咪,小腳兒也邁得歡快。雖寥寥幾剪,但喜慶色彩從中油然而生。相比之下,銀通寶和銀鍍金通寶上的剪紙豬,是只笨拙豬,表面看,動的地方少一些,靜的地方濃一些,但同樣憨態可掬,同樣生動傳神,同樣傳遞出了富滿財滿喜滿的信息。兩種不同神態的剪紙豬,不管是動是靜,都給收藏者帶來快樂的審美愉悅。
值得一提的是銀鍍金通寶,它的外圈由藝術化了的12生肖組成,內圈的剪紙豬為梅花形,中圈為傳統“回”字紋。小小一枚生肖通寶,透著吉祥,透著如意,也透著制作方的良苦用心。而另一面的幻彩剪紙豬,幻中有動,動中有彩,彩中有變,而變之中,2006丁亥豬給人們帶來的的深深祝福,一目了然。小中大世界,一變一天地。
相比前一款“丙戌犬”,新亮相的“丁亥豬”雖然套用的也是“通寶”形式,但在設計上,更追求神似而淡化形似。“通寶”意為”通行寶貨”,是我國古代錢幣的一種名稱,起源于唐初的開元通寶,后歷代相繼沿用,并在幣面”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金銀生肖通寶“丁亥豬”,沒有繼續采用天干地支紀年的“丁亥”年號,而是在“通寶”之前鑄以“生肖”二字,淡化了通寶的色彩,突出了“生肖”的身份。欣賞之中,更能體會悠悠數千年傳統生肖文化的濃濃韻味。
民俗內容,通寶形式,金銀材質。生肖金銀通寶,一寶通天下。相信寓意吉祥平安的金銀生肖通寶“丁亥豬”,能以它極高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得到越來越多的收藏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