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網評論員
金秋的十月,蟹肥稻黃。在這豐收的季節,我們如約而至。
秋天是誠實的,我們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她就給我們多少收獲,它用收成證明播種者的品質。不是嗎?1995年10月,古老的北京迎來了一屆醞釀已久的盛會。旨在弘揚貨幣文化,宣傳貨幣政策,促進中外錢幣文化交流和技術合作,由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中國集郵總公司等單位強強聯手舉辦的國際錢幣博覽會在皇城根下隆重召開。這項我國乃至世界造幣界產品與文化交流的盛會,我國錢幣文化對外交流的形象性窗口,從一開始,就以真摯的情感,理性的引導,相互的交流和溝通的辦會理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展商如鏈,觀者如潮,藏家擁戴。經過十年的耕耘,這項盛會現已成為亞太地區頗具規模和影響的大型專業、國際性錢幣盛會。
揮手間,十年已逝。十年里,盛會的身影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盛會的足跡留在了祈年殿上,明珠塔下,五羊座前。當它見證了國家的昌盛,文化消費蒸蒸日上,錢幣收藏發展壯大的同時,自已的身影也一起留在了國寶熊貓的美盼里,溶固在了古老的天壇建筑里。
與此同時,作為宣傳、普及當代貨幣文化的先驅平媒《錢幣》報,也在這傳統與現代交相輝印的鑄造工藝里誕生。這份以錢幣為宣傳主線的行業內唯一的一份平媒,雖然誕生只有一年多一點的歷史,但它以宣傳錢幣知識,傳承錢幣文化,暢游錢幣世界,共享錢幣繁榮為辦報宗旨,拋開市場的浮躁,獨守弘揚錢幣文化這一凈土,得到了廣大讀者及業內人士的廣泛首肯和贊譽。現今業已成為行業傳媒的領頭雁。
雖然只有一年多一點的歷史,但它目睹了最具代表性、最輝煌的第十屆北京錢幣博覽會,見證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載人航天圓滿完成,銘記了百年夢想今朝圓,歡快福娃送吉祥等等每每輝煌、動人瞬間......當然,暢談輝煌瞬間是美麗的,但在銘刻這些記憶的背后,其中的艱辛,付出的汗水,又有誰人懂,幾人曉?既然選擇了這個領域,就應無怨無悔,勇往直前。這是《錢幣》人的執著和信念。于是,這個金秋里,以平媒作舞臺,以文化為核心,于錢幣中品味歷史,于文化中促進收藏的特刊再次火紅出爐,相擁新一十年暫新的開端。
歷史總是沒有終點的。輝煌只能代表過去。未來閃爍著誘人的光彩。銘記已逝的歷史,我們以《錢幣》的名義,開創未來的歷史,讓我們仍然以《錢幣》的名義。
盛會啟幕,帆已揚起。讓我們和博覽會緊緊相擁,乘著祖國經濟快速穩建的發展巨輪,今天,讓我們一起遠航。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1/200611911425552504.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