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www.cjiyou.net/Article/UploadFiles/200610/20061009022745257.jpg)
這是一個奧運的時代,奧運概念從來沒有如當下這般,以幾乎原子彈引爆的熱量與輻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電視里,廣播上,報刊雜志,乃至街頭巷議中,國人以一種近乎于狂熱的姿態在憧憬著這場體育卻遠遠大于體育的世紀盛宴,憧憬和崇拜最直接的形式,就是層出不窮的奧運概念文化產品的面世,因為需求而市場。
于是,一款名為北京2008奧運銀條也開始展露小小荷尖。不諱言地說,喜歡這個造型更甚于圓,端正而富有棱角,穩重中又有些變化,頗有些耐人尋味的哲理味道。
這也是一款系列組合的銀條型收藏品,成色均為99.9%,規格分別有40克、50克,100克、500克及1000克五種規格,發行量分別為8萬套、10萬條、6萬條、1萬條、5千條。其中40克的是五根銀條為一套,其他規格的產品為單獨一根,產品均采用彩印及淺浮雕技術。奧運藏家不難發現,所有銀條的四周都由拳擊、田徑、舉重、摔跤、鐵人三項、現代五項等38個福娃運動分項造型圖案所環繞,其中40克×5銀條周邊有20個(4×5)福娃加上50克銀條周邊的18個福娃共是38個福娃分項造型,40克×5銀條周邊20個福娃加上100克周邊的18個福娃亦是如此,而500克和1000克銀條本身四周就由38個福娃分項造型所環繞。不論你如何搭配,總能完整組成38這個吉利數字,事物發生的如此的蹊蹺與契合,讓人難以相信。可以當之無愧地說,這款北京奧運銀是目前我國首次發行的奧運題材銀條,也是迄今市面上首批印有38個福娃運動分項造型的銀條。
再次仔細觀摩產品,可以看見,40克奧運銀每一根的正面中部均為單獨的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標準吉祥物形象與福娃運動分項造型圖案,銀條背面為第29屆奧運會會徽及口號。吉祥物造型與福娃運動分項造型圖案,早前都已有金銀文化收藏品作為分列的表現主題,而將其組合展現,在筆者的印象中似乎還是第一次,頗有些深度化的包容。
而50克、100克、500克、1000克的奧運銀正面主要圖案為五福娃和福娃運動分項造型圖案,背面為中華各類字體書寫的奧運運動名稱和北京天壇圖案。
重點聊聊筆者最為喜歡的1000克奧運銀,因為材質與空間條件上的富綽,其也更為大氣。正面圖案,色彩艷麗的五福娃亭亭中央而立,觀者主觀感受到的強烈顏色關系帶進了銀條的畫面上,首先達到視覺上的吸引,如果僅于此,固定不變的模式,顯然已經被無數形式詮釋過無數次了,觀者所能感受到的想象空間無疑是狹窄的,不足稱奇,于是,本色的各式福娃運動分項造型圖案以古典而端正的編排,包圍了銀條的四周,大珠小珠落玉盤,視覺轉而聽覺,執手觀賞之,色彩與本色之間的交移轉換,靜態而動態的錯落編排,簡單而流暢,層次而又清新,誰又能說,這不是一曲甘潤直瀉心底的藍調音樂呢?思想的空間往往廣袤于物理空間,我想收藏品的魅力或許正在于此吧。說到背面了,因為從小喜歡書法的緣故,對于各類字體的變化總有難以言喻的興奮感,中華文化實在是太博大了,在西方文化中,僅僅是呆板而枯燥的字母造型,卻在華人的筆下幻化了一曲又一曲千古絕唱,楷書的端雅,隸書的高古,草書的曠達,行書的瀟灑,如何構局,如何起筆,如何環轉,如何開如何收,小小的漢字,自有幻化無窮的奧妙孕育于中,不由猜想此款奧運銀條的設計者也是一位書法愛好者吧,用字體表現北京奧運的各類運動名稱,用博古的中華文明向奧運文明致意,或是賦予其更值得玩味的文化色彩,字體與粗細不一的線條,也形成了一幅“人心巧契于天心”的中華圖譜圖,天壇造型的構圖居中而立,表現出一種“過程而非狀態,演化而非存在”的美感,中國印、五環標志以及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中英文標語再一次點明北京2008奧運銀條的主題。
一款收藏品的藝術語言往往反映了設計制作者的文化思想表達,從欣賞角度來看,奧運2008銀條可以看出寧靜而單純的古典主義造型語言,色彩、構圖、布局和線條等元素簡單而又富有內在韻律,透露出不僅僅是奧運文化,更是中華文化的深遠魅力。
這是奧運的時代,也是被深深打烙上中華印記的奧運時代。
來源:中鈔國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