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中國第一家銀行博物館 |
發布日期:2006-10-2 16:10: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0/200610216114514232.jpg[/upload]中國首家金融行業博物館,1998年6月開始籌建,2000年4月9日正式開館。 | | 現代金融業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日常生活或多或少要接觸,但很多人或許對這個領域還是十分陌生,那么,當你參觀完銀行博物館后,心中的疑問就會豁然而解。
銀行博物館由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主辦,位于上海規模最大、占地10萬平方米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中心的綠地附近的浦東世紀金融大廈里。據悉,這是中國第一家金融行業博物館,1998年6月開始籌建,2000年4月9日正式開館。
博物館展廳面積共計1500平方米。主館內容以上海近代銀行發展史為主線,展示中國百年銀行滄桑,陳列的展品1000余件,包括文書、圖片和實物。博物館另設錢幣館和展示廳。
在博物館中陳列的展品中有上海開埠時錢莊的記賬摺、賬□、票柜等實物和以后銀行中的各類存摺、銀行印章、徽章和號碼銅牌等,還有各個時期的貨幣和流通票據。其中有些貨幣的原件已成為珍稀收藏品。而那臺美國二十年代生產的國民牌(NATIONAL BRAND)機械記賬機,已成為全球僅存的唯一一臺,被列為該館的震館之寶。
通過展覽,人們可以了解到,上海是中國近代銀行業的發祥之地,中國第一家外資銀行英商有利銀行于1847年在上海開張,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華俄道勝銀行于1896年在上海開業,中國第一家私營商業銀行中國通商銀行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自民國建立后,英、美、法、德、荷蘭、比利時、日本和暹羅等國家又紛紛在上海開設銀行。到上世紀30年代時,上海不僅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在遠東乃至世界的金融業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銀行博物館記載著中國金融業的輝煌成就和發展的歷史軌跡,但隨著歷史的變幻,上海在金融領域曾經的輝煌一度不再。而斗轉星移,世世變遷,如今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又在開創一個令世界金融界驚嘆的新輝煌!
自90年代浦東開發開放以來,上海的陸家嘴再次成為金融機構集中地區。目前,共有360余家中外金融機構入駐該區域。區內的120多家中資金融機構,涵蓋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各個金融領域。而在230余家落戶區內營業的外資金融機構中,花旗、匯豐、渣打等銀行已被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
2005年6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浦東在金融改革領域開始了一系列的嘗試。去年8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正式成立,作為國家支持浦東金融改革的第一個里程碑。10月2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在浦東先行先試跨國公司外匯資金管理方式改革“9項措施”,促進總部經濟在浦東集聚發展。兩個月后,中國首家貨幣經濟公司在浦東成立,意味著中國金融業很可能會衍生出一個新的配套行業――貨幣經濟服務業。2006年3月25日,突破金融體系改革瓶頸這一命題在“上海市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推進工作會議”上被重點提及。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被再次聚焦:推進金融改革和創新。
一個備受世界矚目的面向國際的現代化金融貿易區的雛形已經出現,在未來的5年內,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將繼續努力營造符合國際慣例的經濟運行環境,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經濟體系,打造出一個最具有活力的國際金融貿易區。
|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10-2 16:13:19編輯過][/color][/alig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