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套人民幣是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年代比較久遠,其破損程度較高。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幣使用領域不斷縮小,使用數量也越來越少,分幣在貨幣流通中的作用逐漸減弱。
硬幣還可以流通
人民銀行有關人士透露,早在2003年。人民銀行就對其實行了只收不付的政策,至2006年5月31日,其市場流通量僅為6.3億,占流通中人民幣的0.02%,而且絕大多數是被當作“收藏品”或者由于殘損程度較高而沒有在市場上流通。
“明年4月1日起停止流通是紙質分幣,”據介紹,考慮到分幣在銀行、超市、醫院、稅收、電信等部門尚有一定數量的客觀需要,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實行停止流通,第二套人民幣硬分幣繼續流通。
據了解,在2006年9月30日前,國家已將用于兌換停止流通的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所需人民幣硬分幣調撥到人民銀行各級發行庫。集中兌換期結束后,從2007年4月1日起,人們還可以持幣到各指定營業網點繼續辦理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兌換業務。
專家:收藏價值不大
幾年前停止發行紙分幣時,許多人通過各種渠道兌換了許多“成捆”的分幣,通常都是100張一疊。很多人聽說停用消息后都在詢問“紙分幣停用后,我手中的紙分幣會升值嗎?”
據了解,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共有兩種,一種是帶有阿拉伯數字編號,還有一種是沒有編號的,作為一種收藏品,目前市場價格并不高,如“1000張聯號”的1分全新紙幣,價格僅在20元—22元,1000張2分幣價格也僅在40元左右。
收藏人士表示,根據國際上關于收藏分幣的條件來看,國內第二套紙幣分幣,由于其發行量、存市量非常大,特別是零散的一些紙分幣,其收藏的價值更不大。
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