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8 09:59】 來源:華商報
說起“大團結”,不少人還有印象,作為當年流通貨幣的最大面額,“大團結”揣在懷里感覺硬錚錚的。
而一張“大團結”放到現在值多少錢呢?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考慮過。實際上在退出流通6年之后,從理財角度看,“大團結”帶給我們的可能更多。據了解,一張品相好的“大團結”在收藏市場上的標價已遠遠超過面值,而整個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的市場價格更是達
到8000元。即使扣除通貨膨脹的因素,收藏者仍然可以說獲益匪淺。由此,人民幣“收藏熱”也已在西安悄然興起。
■文化
“大團結”承載歷史
據了解,我國建國以來共發行了五套人民幣。其中第三套人民幣是從1960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印制,并于1962年4月20日公布發行首枚棗紅色1角券紙幣開始,至2000年7月1日正式退出流通領域。其先后在市場上流通了38年,是目前流通時間最長,人們最熟悉、最親切的一套人民幣,其中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面額最大的“大團結”。
喜好人民幣收藏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人民幣是藝術與價值的結晶,小小票幅圖案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潛藏著人文、歷史、地理、民族、美學等方面的知識。
我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就展現在2角的正面主圖上;1元的背面圖案則是大草原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2元的背面圖案是玉門油田的生產場景;……一枚枚紙幣見證了我國人民解決溫飽時期的偉大奮斗歷程,而觀賞這一枚枚紙幣,除了勾起人們對流逝歲月的追憶外,也給人藝術美感的享受。
■收益
收藏也能創造利益
而今,這些錢幣除了無形的歷史文化價值,其有形的市場價值也逐漸體現出來。
第三套人民幣從面值分為1元、2元、5元、10元四種主幣和1角、2角、5角三種輔幣,共有7種面額,全套合計18.8元。
有錢幣專家介紹,以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為例,1999年大全套(7種面值14種圖案)人民幣(全新)的收藏價為1000元,2001年它的收藏價格為1800元,2003年漲到2000元左右,2004年則沖到3100元,2005年市面價為3980元,而現在已經升至8000元左右。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7種面值)的價位在230元左右,從其退出流通市場之時算起,6年里也已漲了1218%。
據了解,目前第一、第二大全套人民幣的市場價格已分別達160萬元、6.6萬元。不過目前全國來看,這兩套大全套人民幣也都很少見,現在主要收藏的是以“大團結”為代表的第三套人民幣。
受到收藏熱的影響,第三套人民幣黃金微縮版也搭上了“順風車”,自從年初上市以來,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價格也由1.66萬元上升到1.96萬元,升值空間在20%左右。
■提醒
人民幣收藏注意品相
盡管第三套人民幣的收藏價格不菲,但目前的收藏和交易還都是民間行為,多集中在一些古玩市場、自發的郵票市場等。
有收藏者給記者介紹了一些注意事項:一是不要收藏假人民幣,《銀行法》和《刑法》都明確規定,持有、使用假幣是一種違法行為;二是不要收藏錯版人民幣,其實錯版人民幣沒什么收藏價值,購買和收藏錯版人民幣,往往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三是不要收藏流通中的人民幣。國家明文規定,流通中的人民幣不能上市交易,只有退出流通的人民幣才可以買賣。
最重要的是注意藏品的品相,即人民幣從來沒有流通過的,可稱為十品;有較明顯的折痕,票角有最輕度的磨圓,仍能保持原票的光澤,可算作九品;此外,按照票面情況還有八品直到三品,三品的標準是紙幣斷裂,有大片缺損或空洞,票面模糊不清等。
有收藏者建議,品相太差的人民幣,無論從增值角度還是從研究角度來看意義已不大,比如,品相在三品以下的人民幣已不具有收藏價值。本報記者韓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