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幣在線專稿:摘自2006年8月下旬刊《錢幣》報,如需引用,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及摘自“中國集幣在線”及 www.ccbczpx.com 的域名,謝謝!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也談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銀盤
作者:遙石
常有人說,一部體育發展史的背后,托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榮辱興衰。從秦漢的百戲、宋代盛極一時的蹴鞠一直到劉翔打破110米跨欄世界紀錄,中華民族的體育事業,在繁盛中走到落寞,又在衰落中鳳凰涅磐,曾幾何時,又對現代體育文化產生過多么恢弘的影響,中華體育燦爛博大的文化,又如何讓我們這些現代人感受感知呢?
于是,在北京奧組委的授權下,中國金幣總公司就把一套閃回著中華體育古文化色彩的紀念銀盤端送到世人眼前。
這套以北京2008年奧運會命名的紀念銀盤分為兩種規格,其中1公斤銀盤發行量為富有特殊含義的2008,而8盎司銀盤發行量則為中國傳統吉祥數字的8888。銀盤由從事體育文化與歷史研究的專業機構研發設計,在全國精選了中國古代體育出土文物中的20多幅具有代表性的圖案設計而成。正面圖案包括北京奧運會會徽及戰國宴樂漁獵攻戰紋銅壺、西漢帛畫《導引圖》、清代朗世寧的《馬術圖》等文物中相關古代體育運動圖案。
宴樂漁獵攻戰紋青銅壺,是一件著名的戰國時期青銅器。縮口、斜肩、鼓腹,肩上還有兩只獸首銜環,壺身上有上、中、下三圈精美的圖案紋飾,生動地刻畫了古人“采桑習射”、“宴樂打獵”、“水陸攻戰”勞作和習武的情景,刻畫了古人極富勞動氣息的原始體育活動場景。
掌心端著銀盤,靜心品味,時光在指間從兵戎交錯的戰國時代水般流淌,步入了初成一統的西漢,這一時期的帛畫《導引圖》更是美侖美奐,導引術也是漢代開始民間最為重要的保健養生之道,一種以肢體活動為主,配合呼吸吐納的運動方式,圖中描繪了四十余個不同性別、年齡的人進行各種導引的動作與姿態,或許,在當時的意義不亞于武俠小說中的易筋經或九陰真經這樣的內功心法吧。
康乾盛世,曾為逐漸衰敗的中國封建王朝帶來了一絲復興之氣,游牧于關外草原,善于騎射游獵的滿族也被稱為馬背上大一統的民族,國家盛而體育興,乾隆年間,御用的西方宮廷畫師郎世寧,就曾完成過一幅描繪乾隆率領文武官員和杜爾伯特部上層人物,在避暑山莊觀看馬技表演的《馬術圖》,萬里蒼穹之下,狂放奔騰的駿馬英武騾悍,昂首馳騁在遼闊的大地上,也帶著我們再次領略中華騎術的飆悍與瀟灑,奧運會坐在電視前觀看馬術表演時,父親就曾笑言,這么精致的表演不是屬于中國的,我們的鐵騎在藍天白云的大草原呢,當時聞言,不由熱血奔騰,自得起來。
轉過身來,銀盤的背面圖案則是中國象征的天壇以及戰國時期《行氣銘玉杖首》中的銘文,行氣,又叫吐納、胎息,是在意念指導下的一種氣息鍛煉方法。《行氣銘玉杖首》就是記載行氣最早的文獻資料,銀盤上所刻繪的“行氣銘”,以極簡要的三字訣的形式概述了行氣養生的要領與功能。行氣與導引也被認為是我國古代最為重要的兩大保健養生術。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又在近日落下了帷幕,看著南美、歐洲豪強在場上馳騁嘶殺,恍惚間有些失落,作為足球的古原型—蹴鞠曾于宋時盛極,成為當時上極貴族下至平民的一種重要生活內容,只是中國在現代足球史上一直扮演了落寞無聞的小角色,或許在2008、2010、2014,我們也能期待當時的豪情可以在現代重續吧,體育文化的輻射力可見一斑。
銀盤正背面所刻畫的這些代表性圖案深刻反映了中國深厚的古代體育文化,展現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及中國古代體育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相結合的重大意義,在某種程度印證了中華文明不僅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國古代體育也是世界體育文化發展的搖籃。銀盤的造型古樸典雅,銀潤光澤、刻繪蒼勁,疏密有致、各代表性圖案之間以流水狀線條相隔,層次分明,寓意流水不腐的中華體育文化長河雋永不衰,創意令人拍案,既古樸又具現代感,有簡約的結構美,同時又不遜厚重的歷史感。
該套銀盤是國內采用造幣工藝制造的首枚銀盤產品,利用巨型弧模沖壓新工藝與浮雕相結合的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充分體現了本屆奧運會“綠色奧運
科技奧運
人文奧運”三大理念。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銀盤雖非驚世駭俗的絕品,但在這紛繁的工業社會中,或許也是向往中華體育古典文化成就的一座心靈之橋吧。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15133562596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151345728607.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