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幣》報,作者:程小田,如需引用,請務必署名,并注明摘自“中國集幣在線”及 www.ccbczpx.com 的域名,謝謝
穿越時間夢想 暢游仙境桂林
——《桂林山水》方形金銀紀念幣賞析
八年前,我國央行發行了一套令人刮目相看的金銀紀念幣《桂林山水》。該套紀念幣金幣4枚、銀幣4枚,造型為方形。其鑄造工藝令人稱絕,圖案設計更讓人如夢如幻,回味深長。
整套紀念幣正面由象鼻山、花橋、南溪山、獨秀峰四個風景畫面組成,鑒于每枚規格是19mm×29mm,又是帶邊框縱向安排圖案,所以四枚紀念幣猶如四座袖珍的金屏風、銀屏風擺在人們面前。背面是一幅不帶邊框呈開放形的漓江山水圖,既可拆開看,也可連貫起來欣賞。拆開看每枚都是一幅漓江山水的局部圖,連起來看卻是一幅奇麗俊秀,氣象萬千的重筆山水國畫。它像寬銀幕電影畫面把山繞水、水環山、山光水色的漓江永遠定格在人們心中。不僅如此,它還飛進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和世界人們手中;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其中20元券的背面圖案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漓江。
除漓江外最有名的就算象鼻山了。只要人們一提起桂林,腦海里立刻浮現出象鼻山,它和漓江并稱為桂林山與水的代表。象鼻山是一座獨立的大山,蹲盤在便江上游的江左側畔,深藏在全國之最的永興丹霞地貌之中。上面覆蓋著茂密的樹林,下面裸露著白色的巖體,高出江面50多米,長寬各百余米。整座山酷似一頭大象伸出鼻子在“吱吱”地吸取江水,然后把水“嘩嘩”地送到嘴里,送完接著又去吸水,千百年來重復著這個動作。它與便江作伴,廝守于無窮時光歲月里,相互間誰也沒有意欲離去和變過心。無論是否用情人的目光,似乎都能從她們的相伴中讀出無窮的意味和天地間的滄桑。
紀念幣設計手法上,聰明的藝術家將象鼻山攔腰切斷,突出大象的前半身置于畫面右中上方,差不多占去畫面的1/2;并重點精雕細刻象山頂上的寶塔、郁郁蔥蔥的山林,以及裸露下面呈龜紋狀的白色巖石。上下左三周邊伴隨著象鼻環孔連成一大片空間,這空間水連著天,天連著水,氣勢極為奇秀壯觀。為了區分出藍天白云和明鏡的江水,藝術家采用白描法在上空勾出一朵飄逸自如的仙云,這朵仙云越飄越長,越舞越美,活象是劉三姐腰間系著的彩綢,云里間傳來劉三姐優美的山歌。下方藝術家同樣用白描法錯落有致地橫向勾出幾組線條,頃刻間,碧波蕩漾的一江春水呈現出來。且江面上還隱隱約約出現一葉竹排,排上一打魚者一邊撐著竹排一邊深情地唱著山歌:“……心想打魚喲就下河喲”。啊!我終于讀懂了象鼻山,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把人帶入一種既在大自然之中,又超然于物外的自由通脫之境。而在這樣的境地里,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追求,一種文化的洗禮。
賞析至此,我感覺自己走進了象鼻山,一種寂寞中的熱鬧,一種熱鬧中的寂靜,同時撲向我的心田。寂靜清新也同濃烈的美酒一樣都能醉人。行進在象鼻山中,我仍不會覺得是在或游山或玩水或看風景,我會情不自禁地想象她的山魂、山情、山人、山歌、山史、山性……
[upload=jpg]UploadFile/2006-7/200676921564027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7/200676922386604.jpg[/upload]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7-6 9:23:43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