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說幣第38回
今天,中國金幣總公司將面向社會發售《岳麓書院》金銀紀念幣,其中一攬子的相關信息,讓我們想到。。。。。。
一、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立項正逐步向個性化發展
“個性化”這個極具時代商品潮流特征的代名詞,如今在各大商業銀行加字幣成功發售的巨額利潤光環映射下,已步入了我國貴金屬紀念幣的神圣殿堂。中國貴金屬紀念幣到底應不應該向商業的個性化發展,廣大的金銀幣愛好者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特征的商海博弈,本身有著“法定貨幣”和“藝術類商品”雙重屬性的貴金屬紀念幣,搞個熊貓加字幣之類的個性化商品化本也無可厚非,而如今將《岳麓書院》書院也列入特定的發行項目,則確實不太穩妥,當然,我們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否定或抹殺這個千年學府的特殊歷史意義,但如此立項發售的最終結果,又是否給我們的金幣事業及廣大的金銀幣愛好者帶來什么樣的特殊價值和意義,對此不禁倍感疑慮。
《麥積山》、《觀音幣》諸如此類幣種的滯銷窘境已不言而喻,而就在這些問題的面前,又異曲同工的立項該幣,實令人疑惑不已,由此我們也不得不聯想到,這樣的做法是否其中又夾雜著個別職權管理者的個人色彩。
二、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發售價格正逐步向商業化邁進
難言科學的金銀幣零售指導價格,近年來一直都制約著金幣事業的健康發展,而本次以國際金銀價格大幅飆升為借口的《岳麓書院》金銀幣零售指導價格,更是難以想像的可怕至極,起初的一些市場傳聞本認為僅是街頭巷議的兒戲之語,而如今活生生的現實,卻真實的令人感到窒息,特別是造價僅百多元的一盎司銀幣,調整后的建議價格竟仍然定到了380元!!!致使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金幣愛好者,不得不對如此高溢價的發售價格膛目結舌,代表國家形象而面向人民群眾發售的法定貴金屬金銀紀念幣,為何要對善良的喜好者如此黑心,這樣難言章法的定價行為又是到底出于何種科學根據和基本用意?
中國金幣總公司如果單純為了實現商業利潤更大化,以公司名義發售的金條、金章等相關衍生產品即便定價高些也可以理解,但基于人民銀行發行機關的名義,進而漫無邊際的定高法定貨幣價格,這點我們廣大金銀幣愛好者是很難接受的,這些升水是國家利益還是商業利潤?它應該屬于誰??
三、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發售總量正逐步向利潤需求供給
很多朋友看到,本次書面公告的《岳麓書院》在“發行量”的字眼上有了輕微改動,而“最大發行量”的變革,究竟又是出于何種用意,實令廣大金銀幣愛好者費解,一部分朋友認為,這樣的舉措是符合市場規律的,是正確的,原因是因為一些題材較差的冷門品種,會更大的針對購買者的實際需求而發行發售,極大降低了由于承接能力的不足而造成更大的庫存積壓。而且由于量的不足發行,還將會直接影響到該品種的實際發行總量,而此時物以稀為貴的市場規律,則將會進一步促使該品種的稀缺,進而達到未來的緩慢升值。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原來的發行量從某種角度是硬性的,而最大發行量的制定,則可以縱容諸如立項、銷售等職能工作的更隨意性。好賣的、高利潤的產品自不必說,當然在量上也肯定會出齊,而趨于冷門的、滯銷的、出于某些不健康用意的產品就可以不在乎的更隨意濫發,反正大筆數量已有人埋單,至于剩下的還要不要再補齊,就根本不用再多顧慮了。
總結以上兩種觀點,曦雨認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為了體現公開、公正、公平的服務原則,還是更希望在相關幣品發行期過后,切不要因為該品種由于自然消化的緊俏稀缺而再次補鑄發行,既然已改為最大發行量,那就應該盡快選其時間,向人民群眾公布其實鑄量的補充性通報或條文。
四、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正逐步脫離集藏投資群眾
著名金幣評論人士江會青先生曾說過:“對于,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金銀幣,廣大的金銀幣愛好者為什么還要買?其原因主要歸結于兩點:一是,藝術鑒藏價值;二是,保值、升值空間;”
必須承認,目前所發行的金銀幣在整體制作工藝以及外包裝盒的精美度,確實有一定的進步和提高,但水平仍然很差,特別是一些常識性錯誤讓人失望,從《鄭和》金銀幣包裝盒圖案上少一朵浪花,到《岳麓書院》金銀幣包裝盒上,“千年學府”字樣寫到“岳麓書院”字樣左邊,連豎寫要從右往左這樣的書寫常識都不知道,何談金幣文化???再拿《岳麓書院》為例,盡管零售指導價格已形式化的下調至金幣3600元和銀幣380元,但仍舊杯水車薪的高企價格,最終就能夠逃避違規傾銷的厄運嗎?我想大家也好,特許、特約也好,心里也都是非常清楚的。
長此以往,久而久之、一賠再賠的集藏投資經驗,又如何能夠激發更多人的持續參與熱情與興趣,請千萬不要說每年也有很多諸如奧運吉祥物、奧運金條、彩色、本色生肖等發售品種,也是能夠實現保值甚至增值的,試問像此類的緊俏品種,我們廣大的金銀幣愛好者能夠直接有機會買到的又有幾名,前些日子聽到金幣總公司能將人民群眾多次建議的“全年金銀幣預定辦法”落實,大家心里真是非常高興,而蕓蕓征訂者打完預定電話所盼到的最終結果竟是名額僅限200名,這不禁使大家的熱情再次受到無形的創擊,受此影響,各大民間金銀幣論壇上網友指責聲跌宕,在各大金銀幣民間市場中幣友和幣商們罵聲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