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際黃金期貨市場上金價迭創新高,每盎司黃金達到540美元。有關市場分析人士預計年內每盎司黃金價格將突破600美元大關。國內黃金價也步國際市場后塵,上海黃金交易所由1999年開市時的每克88元左右升至目前的147.8元。據分析,黃金價格扶搖直上主要有兩原因:其一是國際恐怖活動日益猖獗,國際局勢動蕩不安。導致各國政府和居民增強了黃金的偏好,在外匯市場上拋售美元、爭購穩定保值的黃金;人們財富貯藏也由抽象化、無內在實質價值的紙幣,改為自身價昂貴的黃金。其二是中國、印度等大國的黃金消費需求持續快速增長,而世界黃金產量卻極為平穩,甚至萎縮。由于黃金這種貴金屬資源的稀缺性、不再生性,隨著黃金需求產量的上升,供求矛盾加大,再加之國際大鱷眾多炒家煽情造勢,黃金價格陡增也在情理之中了。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黃金作為財富的象征,崇拜有加,竭力追求。黃金被人們列人財富之首,位列三甲。金、銀、財寶不計其數……用來說明封建社會王公貴族的豪富程度,由此可見一斑!按笈谝豁,黃金萬兩”。說明十九世紀中葉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對半殖民地舊中國貪得無厭的瘋狂掠奪,他們依仗“船堅炮利”從中國掠走了大量的黃金、白銀……當今世界各國依然把黃金作為一般財富的代表,成為國際貿易中充當購買、支付手段和財富轉移的工具。
現代金質貴金屬紀念幣,更是以其圖案精美、觀賞性強、防偽性好、保值性強的特點,備受廣大錢幣愛好者青睞,成為收藏、投資、饋贈親友的佳品。金價的一路飆升對金幣產生以下影響:
首先,它提升了金幣的內存價值。金價持續升溫對金幣價格起到水漲船高、推波助瀾的作用。金幣價格堅挺的背后就是國際黃金市場的耀眼表現,成為支持金幣價格揚升的“底線”。近年來上海盧工、北京馬甸橋亞洲較大的錢幣市場上,發行量大、題材一般的一盎司、1/2盎司低價熊貓金幣的搶眼表現便是明證。
有相當多的初涉錢幣市場的收藏愛好者,把金幣上標明的10元、100元、200元、300元、500元人民幣誤認為是銷售價格,殊不知它僅是人民幣符號而已,并不是銷售價格,也不代表金幣本身的內存價值。目前,國家正逐步提高金幣的面值,以縮小同銷售價格的差別,逐步實現二者接軌。
其次,它升華了金幣的藝術價值。現代金幣的設計與制作,傳承沉淀著我國傳統、厚重的貨幣文化底蘊,頗具民族風格特色,集美學、工藝學、建筑學、社會學、人文學與一體,博采眾長,匠心獨運。在昂貴的自身價值基礎上升華了它獨具魅力的藝術價值。我國從1979年發行建國30周年紀念幣至今已有28年的歷史。期間發行的金幣題材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體育等方面,內容包括歷史人物、當代偉人、近代畫家、重大節日及重要事件、名勝古跡、歷史錢幣、生肖動物、魚、龍、戲曲人物等題材,可謂包羅萬象。在已發行的金幣中,人物、動物、景物設計精巧,生動傳神,栩栩如生。從1997年開始,國家開始發行彩金幣。1998年發行的1%盎司彩金虎幣,設計新穎,構思巧妙,第一次把國畫藝術印制鑲嵌在金幣表面,把金幣的藝術價值體現得惟妙惟肖,增強了彩金幣的藝術性、觀賞性。1/2盎司彩金幣《貴妃醉酒》,把京劇人物躍然幣上,其藝術價值得到市場人士的一致認可,備受追捧,曾創出3.8萬元令人膛目結舌的“天價”。在此“龍頭”效應示范下,以生肖彩金幣為主體,引領幣市走出波瀾壯闊的大行情,其主要品種價格翻番甚至翻幾倍。極大地提升了市場人氣。
再次,突出了金幣的收藏投資價值。世紀之初,北京、上海、沈陽等地曾以110元一克的價格發行“千禧龍”金條,由于數量有限,短期內便被搶購一空。出現了百姓凌晨排隊搶購的火爆場面。以后每年在一些大城市陸續銷售金條,均熱賣不衰。說明當今中國百姓藏金保值已成為時尚。最初購買金條的投資者均獲得高于銀行儲蓄,購買股票、保險的收益。目前市場上一些金幣的價格仍潛伏在“谷底”,有些金幣僅高于它作為貴金屬價格的10%到30%之間。一旦市場認同,價格會騰空而起?傊,金價高企必將催生幣市火爆行情。低價金幣彰顯巨大的誘惑力,吸引著眾多收藏者的眼球。日后具有較大的漲升空間,金幣市場價格定位會躍上新的高位。
來源:大江南收藏 / 尹忠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