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又漲了!近期黃金價格節節走高,許多市民對此心動不已,投資各種黃金金融產品,收藏黃金紀念金條,再加上農歷新年這個中國傳統的黃金消費高峰,滬上黃金“熱”得燙手!
投資實金、“紙金”兩相宜
自1971年開始,黃金跟隨國際危機事件起伏波動,經歷了5個快速增長期:1971年、1976年、1982年、1986年和2001年。上世紀70年代曾經3年間增長700%,最高超過800美元/盎司。自2001年第一季度起,黃金開始進入新一輪的上漲,從250美元/盎司上漲至今已超過550美元/盎司,黃金投資已漸漸為國內居民所關注。
隨著各家銀行相繼推出各類黃金業務,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對“炒金”躍躍欲試。
中、農、工、建四大銀行相繼拿到黃金執照后,紛紛推出花樣多變的黃金產品參與競爭,目前滬上銀行提供的黃金業務大致分為兩種:“實物黃金”業務和“紙黃金”業務。
實物黃金業務,是指實物黃金的買賣,其投資保值的特性較強,是追求黃金保值人士的首選,適合那些有長期投資、收藏和饋贈需求的投資者。
市中行的實物黃金業務分為自有品牌實體黃金業務和代理銷售實體黃金業務,作為北京2008奧運會銀行業合作伙伴,前不久該行推出了一系列以奧運為主題的實物黃金產品,市場反應相當熱烈。市工行去年7月推出了“金行家”個人實物黃金交易,今年1月12日該行當天個人實物黃金交易量高達62.5千克,買入47.5千克,賣出15千克,無一人提金,絕大多數實物金購買者也是進行“炒金”交易。
“紙黃金”業務,是指投資者在賬面上買進、賣出黃金賺取差價獲利的投資方式,即使是沒有嘗試過任何黃金或外匯交易的人,入門也相對容易,只要掌握一些交易技巧并關注市場進展就能有所斬獲。
與實金相比,“紙黃金”全過程不發生實金提取和交收的二次清算交割行為,從而避免了黃金交易中的成色鑒定、重量檢測等手續,省略了黃金實物交割的操作過程,對于有“炒金”意愿的投資者來說,“紙黃金”的交易更為簡單便利,獲利空間更大一些。
市中行于2003年11月推出的“黃金寶”就屬于紙黃金業務,投資者可根據“黃金寶”牌價,通過柜面、電話銀行、網上銀行及自助理財終端,直接買進或賣出紙黃金。
市建行去年2月開始“賬戶金”業務以來,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交易量達到55萬克,近期以來,均保持周交易量4.6萬克,意味著僅在上海地區每周就有700多萬元的資金在該行進行紙黃金的交易。
去年底,市工行推出了“金行家”的個人外匯/賬戶黃金買賣業務,為滬上廣大黃金投資者開展全天候的美元炒金。工行外匯賬戶金交易標價采用盎司/美元方式,直接參照三大國際黃金市場價格24小時滾動報價。交易不收手續費,而采取點差方式,按當前國際金價及其1.5美元每盎司的報價差計算,工行外匯賬戶金的交易費率僅為0.3%,是目前各種個人黃金投資產品中最低的。而工行外匯賬戶金每筆交易起點為0.1盎司黃金,最小計量單位為0.01盎司,最小交易金額僅400元人民幣左右,是目前各種個人黃金投資產品中最低的。業務開展至今,已交易黃金160盎司,其中近兩天的交易量比月初增加了3倍。
此外,向來為外資銀行所擅長的黃金連接結構性產品,今年在中資銀行的產品系列中有所突破,中國銀行近期推出了一款收益掛鉤黃金表現的外匯理財產品系列———“2008金牌金”,將分階段銷售,一直延續到2008年。
金飾、金條銷售火爆
除了把握投資良機,在黃金投資產品上有所作為之外,中國人崇尚黃金文化的傳統以及“買漲”的心理,使得滬上各大金店中的各類黃金紀念金條等熱門品種,隨著金價的漲勢更是全線上漲,貨源緊俏。
1月11日,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通過跟蹤評估國際金價變化情況和上海黃金交易所行情,發布了飾金基準價調價信息,其中黃金飾品從上月底的每克160元上漲至165元。
按規定,金飾經營企業在飾金基準價基礎上可以上下浮動3%。本市一些名店如老鳳祥、老廟、亞一等的千足金飾金售價已漲至每克170元,創出近25年來的新高,而周大福、周生生等香港老牌金店更是掛出175元/克的高價位。
金店千足金漲價對消費者的影響卻微乎其微。永安百貨的業務主管張小姐告訴記者,十幾年前飾金價格稍有波動,消費者的問訊電話不斷,如今金價時常變動,因為漲價而放棄原先購買計劃的消費者幾乎沒有。新年元旦至今十多天里,已經售出金條38根,基本上都是100克、200克的大金條,隨著農歷新年的臨近,狗年生肖主題的各種黃金飾品銷售也火爆起來。
上海金幣投資公司的李建告訴記者,春節前該公司沒有新的發售計劃,因為目前的情況是生產跟不上銷售,許多經銷商的訂單都來不及供貨。狗年金條的業務去年11月已經完成,目前市場上已賣到每克200多元。奧運金第二系列去年底接連推出,如事先沒有預訂根本買不到,就連常規品種2006年熊貓金幣的預訂情況也很好,目前還沒有生產出來。
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二套黃金藝術品“神六紀念金條”每套兩根100克金條,售價3.6萬元,原先計劃在國內和海外各限量發行1000套。由于國內的1000套銷售勢頭異常火爆,在一個月前便告售罄,國博決定召回666套海外版,12日與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合作在上海進行首發。
盡管上海金幣投資公司、老鳳祥金店對部分金條作出可回購的承諾,但絕大多數投資者依然選擇持有金條。由于金條一旦回收后,將被化成標準分量的金塊,然后送到金交所交易,就意味著世上就少了這么一個紀念品。另一方面,由于黃金價格的波動幅度相對平穩,不及股票、房產具有較大的差價空間,因此投資者們更愿意選擇“壓箱底”。
據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估算,全市各種金條去年的總銷量已逾一噸,今年春節期間還將出現金條采購高潮。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