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建軍 來源:《錢幣》報第13期
作為一個投資者,當看到某個收藏品種時,總會不自覺地去審視它的投資價值,由此進行自己的投資決策,特別是對一些熱門的品種,這種感覺更為強烈。自從“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發售之后,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就在研究該系列的投資價值以及究竟該如何投資,而伴隨著“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第一組的良好銷售勢頭的是其價格的穩步走高,自然就引起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近期即將發售的“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第二組已經被許多投資者納入了視線之中。那么,我們究竟應該以怎樣的策略來投資本色“奧運金”,才能將熱點品種的優勢真正轉化為勝勢呢?
一、“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不是“芝麻”,而是“西瓜”
事實上,“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第一組發售至今,雖然頗為走俏,價格也穩步攀升,但總體而言,其市場價格依然僅僅比金價略高一些,由此也給一些投資者造成了錯覺,以為“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不過如此,充其量與一些紀念金條差不多。實際上,這是對“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的一種誤讀,是將“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簡單地放在了投資類金條的尺度上來考量,而恰恰忽視了“北京奧運金”本質的屬性也就是其發售后大受歡迎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它是一個含有深遠紀念意義和突出紀念主題的絕佳收藏品,這種附加值要遠高于金條本身的意義與價值,如果我們只把“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當成一般的金條來看待,那么目前它的價格無疑是高的,但是當我們把視線轉向其權威的發行背景、有限的發行量和不同尋常的鑄造工藝時,很明顯地會發現它與一般金條本質上的區別,總之,無論是已經發售的第一組還是即將發售的第二組,“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都是“西瓜”,而不是“芝麻”。那么,為什么現在“西瓜”還只是“芝麻”的價格呢?這就是上面所分析的,投資者對其本質屬性的認識確實還需要的時間,特別是越是臨近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這種認識越會更強烈,當然,也只有認清了這一點,我們對“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目前的價格定位就能有一個比較客觀而全面的認識,對其今后的投資前景才有理由更為樂觀。
二、急于求成是將“西瓜”當“芝麻”
當然,“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所具備的上述潛質,并不代表著它馬上就能徹底改變形象,從目前的價格基準上一飛沖天,畢竟正如前面所說的,對其本質屬性的認識還需要一定的過程,投資者也需要一定的心理調適階段,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評估“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的投資價值應放在一個相對長遠的位置上,而不應是在目前階段急于求成,畢竟按照“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的發行量水平和成套的難度,時間越長,市場流通盤就越有限,收藏與投資價值就會逐步顯現,投資者的收益也就越可觀,而且該系列發行越成規模,成套收集的難度就越大,而象一、二組這樣的前期品種的上升勢頭就越迅猛,這就是典型的以時間換空間模式。反之,如果我們僅僅將“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作為一般的投資品種來對待,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上,其實投資者并無太大的利益可收獲,雖然金價一直在漲,但這種漲幅對于將“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作為一般金條來對待的投資者而言,刨去必要的成本,收益實在是有限的,如此一來,反倒是將“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這一“西瓜”錯當成了“芝麻”來對待,實在是可惜。如果我們耐心地持有“北京奧運金”本色系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所能帶來的回報要遠比現在的急于求成來得可觀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