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和黃金都漲瘋了
近日,中國國儲局分三次拍賣了6萬噸現貨銅,同時出口了一批銅抵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韓國的倉庫,帶來的結果卻是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期貨價格短暫小幅下跌之后的 暴漲,屢創歷史新高。
就在最近幾周,美英幾家對沖基金又建立了大量看漲期銅的倉位,他們打賭中國賣空了大量的銅期貨,手中卻沒有足夠的供應量,無法在交割日到來之時履行交易。
而國儲局日前再次公告稱,將于12月7日第四次拍賣2萬噸銅。
隨著銅價突破每噸4400美元大關,邁向4500美元,一方是規模約為1000億美元的國際投資基金、另外一方是中國國儲局的戰局,已經日趨白熱化。要么中國在市場上拋出天量的銅,砸低價格;要么被國際基金打垮,斬倉認輸。
12月21日已經不遠了,留給國儲局回旋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與此同時,價格飛漲的,還有黃金。
近日,黃金18年來首次升越每盎司500美元。實際上,自1999年以來,黃金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形成金價1968年自由浮動以來最長的上漲期。投資者爭相投資黃金的最新風潮開始于2000年,當時股票市場開始震蕩。在這之后,黃金的美元價格從285美元每盎司漲到450美元每盎司以上,漲幅達80%。
與銅價暴漲不同,今年金價之所以上揚強勁遠遠超出許多人的預計,中東和印度對實物黃金的需求被認為是主要原因。同時,日本大眾投資者持有的黃金期貨合約達到最高紀錄。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是,預期日元貶值的人增多了。日本沒有外匯期貨交易,因此做多(即看漲)黃金期貨便成為日本投機者應付日元貶值的傳統招數。
而在全球范圍內,過去3年持續上漲的金價刺激了投資者的購買欲望,從而推動價格進一步飆升。市場人士稱,自11月7日的價格455美元起,市場上采取主動的拋售者已開始絕跡。同時,黃金的優異表現也改變了各國央行的態度,現在他們大多已停止或減慢出售黃金儲備,降低美元資產比重,使儲備資產多元化,這又導致金價的上漲。本月中旬,俄羅斯央行外匯儲備主管格吉娜就表示,俄國央行可能提高黃金在儲備中的比例,由目前的5%倍增至10%。此外,南非及阿根廷央行均表示,可能增加黃金儲備。
在這個時候,任何供求方面的風吹草動,都會對市場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南非礦業商會就表示,由于行業重組以及一些金礦關閉,今年第三季度,南非黃金產量累計為72.4噸,同比下跌15.4%。今年前9個月,南非黃金產量累計為222.2噸,同比下跌13.9%。緊接著,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商紐蒙特礦業公司(NEM)就聲稱,在中國和印度的帶動下,今年全球的黃金需求將超過供應。該公司總裁拉松德表示,全球黃金產量去年出現39年來最大跌幅,而印度的需求增加了47%,中國的需求增加14%。因此,他預測,金價明年初將升上每盎司525美元,未來5至7年,金價有可能升破每盎司1000美元。
而資本的逐利性,使得國際投資基金就像在全球資本市場上游弋的鯊魚,聞到哪有血腥味便蜂擁而上。“火上澆油”是他們的強項。
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2003年底,iShares Comex黃金信托基金和道富銀行(State Street)的StreetTracks黃金類股基金等與黃金有關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只占黃金市場個人投資總額的12%。今天,它們的份額已擴大到30%。2005年一至三季度,ETF的黃金投資額是17.3億美元,而2004年前三個季度的總額也不過2.5億美元。
雖然根據美國商品交易管理委員會(CFTC)報告的顯示,投機性基金凈多頭(即看漲方)已接近歷史的最高紀錄,但基金不顧年尾資金回流的風險在高位堅持做多。
實際上,即使目前銅期貨價格仍在不斷上漲,但市場上已經多有預測銅價極可能在12月21日以后,也就是國際基金與中國國儲局決出勝負之后出現暴跌。而黃金則不同,如果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同時也加入季節性因素的影響,1980年時每盎司847美元的金價相當于今天的大約1930美元。那么從這個數字來看,今天的金價依然相當便宜。
市場人士預測,如果有更多的買盤,金價短期內有可能漲到每盎司510~520美元,年內金價將穩定在每盎司500美元的水平上下。而如果未來的某一天,紐約市場的黃金期貨合約能夠收盤于每盎司511美元以上,就將突破1983年1月以來的一個長期交易區間,從而進入1979至1980年那種對黃金來說妙不可言的輝煌時期。
也許這個時刻真的快到了。
所以,一位黃金行業分析師就提醒國內的投資者,不要妄圖捕捉這一輪黃金牛市的頂部,這沒有任何意義。實際上,如果我們能勇于承認,我們在國際期貨市場上的競猜和博弈的能力都弱于國際金融大鱷,那么,持有黃金也許能很好地回避我們的不夠聰明。
不知道買什么好就買黃金
中國的老話說“盛世藏寶,亂世買金”。但今天,資本已經在國際范圍內流動,國內的黃金市場價格也早已與國際市場聯動,因此,要想投資獲利就必須有全球視野,不能僅僅盯著自家門口的這點事。
彭博資訊(Bloomberg)的調查顯示,在接受訪問的28位國際市場人士中,有16名受訪者建議買入黃金。這些市場人士表示,由于金融市場受到亞洲暴發禽流感、伊拉克局勢緊張以及法國市郊騷亂等危機威脅,持有黃金成為投資者回避風險的理想選擇。
更何況,黃金一直是一種比較直接的通貨膨脹先行指標。近兩年來,中國的儲蓄收益率低于通貨膨脹率,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對全球范圍內通貨膨脹的擔憂,是此輪黃金上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聯儲(FED)已經連續12次加息,歐洲央行(ECB)近日也做出了5年來首次加息的決定。當投資者感覺價格上漲加速可能會帶來威脅時,他們通常就會轉向黃金等硬資產。
有意思的是,以往人們通常認為黃金與美元反作用,而與歐元正相關,但9月份以來的金價上漲表明,金價已脫離了美元匯率的影響,因為同期美元走勢仍較為強勁。美國商品研究中心CPM Group的董事杰弗里·克里森(Jeffrey Christian)說,黃金會對多個幣種作出反應。
而現在全球外匯市場的情況是,雖然歐洲央行如市場預期宣布升息25個基點,將利率上調至2.25%,不過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重申,這并不意味著歐洲將持續加息。市場方面也認為歐盟這個經濟體存在人口老齡化及養老金短缺等問題,經濟增長勢頭還很不確定,加息甚至可能扼殺歐盟行業復蘇的萌芽。市場相信特里謝的話不是說說而已,因此,歐元在加息后不升反跌。
雖然美元在近一段時間一直走強,“但由于美國龐大的財政和經常賬戶赤字已超過了可以長期維持的水平,雖然美國加息短期內對美元匯率有一定的提振,但中、長期來看,美元繼續貶值的趨勢仍將延續。目前,市場普遍預測,由于升息幅度較大,未來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的幅度已相當有限,可能最多也就在100個基點之內。而一旦停止加息,美元走勢將令人擔憂。”光大證券研究所的衡昆說。
日本也是如此,存在著巨額預算赤字和負債。日元已經開始疲軟。
當投資者不對任何幣種感興趣時,黃金價格就會走高。“總體來看,這段時間投資者并沒有對任何幣種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杰弗里·克里森說。這就使得黃金受到了原本可能投資貨幣的投資者的青睞。因為這些投資者相信在這樣的形勢下,黃金將成為可信賴的國際硬通貨,而全球財富的一小部分轉向持有黃金,便足以使金價大幅上漲。
很多年來,金價與油價一直并駕齊驅,兩者從某種程度上均代表對通貨膨脹的反映。黃金與石油期貨的價值比通常為15比1左右,換句話說,當前500美元的金價應對應每桶33美元的油價。而以每桶56美元的油價計算,金價早該升至840美元了。雖然近兩年來,市場的現實并非如此,黃金價格的漲幅遠低于原油,但 原油價格的高企必將給黃金價格以支撐,這沒有什么好懷疑的——高油價會引發和加劇通貨膨脹;高油價可能打擊經濟增長,而這兩點都支持投資者去購買黃金。
近日,紐約市場 原油期貨受天氣變冷、供應擔憂及技術性買盤的提振,又開始連續上漲。目前,高油價時代還看不到結束的跡象。
而人民幣對美元的比價也在一點點升高,甚至出現了銀行買入美元的價格跌破8∶1。面對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態勢,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師滕泰認為,全球都可以通過買人民幣獲利,只有中國外匯儲備和只有人民幣儲蓄的中國投資者不能,因此中國只有買黃金。一旦 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加快,全球通貨膨脹就不會受到中國商品低廉價格的抑制,在全球通貨膨脹開始之后,哪怕各國政府不增持黃金儲備,國際黃金價格也會加速上升。因此,在人民幣大幅升值之前增持黃金,無論對中國政府、企業還是居民都是理性的選擇。
中國老百姓本來就對黃金有偏好,狗年賀歲金條一上市,就在國內多個城市被搶購一空。狗年賀歲金條在北京上市的第一天,在獨家承銷的菜市口百貨公司開門僅1小時內,便售出100公斤,單筆銷售最高額為209萬元。與金市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股市,無論政府出臺怎樣所謂的“利好”政策,中國的股市就是一蹶不振,節節下挫。
誰都知道,投資者的情緒,是影響市場未來走勢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