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訊 11月11日隨著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揭曉,全國各地群眾爭相購買“福娃”的熱情可謂居高不下。本報熱線也頻頻接到群眾的咨詢電話,紛紛詢問在省內有什么地方可以買到“福娃”以及吉祥物的相關產品,記者就吉祥物的相關問題走訪了青海省“申吉辦”、省體育局及西寧市工商局等有關部門。
群眾希望盡快買到“福娃”
“福娃貝貝是小魚,迎迎是藏羚羊……”9歲的西關街小學三年級學生軍軍流利地報出五個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名稱和來歷,很多家長告訴記者,孩子一看完直播節目就鬧著要買“福娃”,但是上街問了很多地方也沒有找到賣“福娃”的。青海民院少語系的王老師告訴記者:她最喜歡“福娃”里的迎迎,因為它融入了青海各族人民自強不息,奮勇前進的精神,希望能有一副手機掛墜或毛絨玩具,可就是不知在西寧哪里可以買到。
未經授權“福娃”暫不來寧
11月25日,記者在省體育局了解到,西寧目前暫時沒有特許的奧運會吉祥物經銷商和零售商,不過體育局下屬的一家公司已經向北京奧運特許商品客服中心提交了申請,現在還需要通過奧組委的審批,奧運會吉祥物才能流通到青海的市場上。“現在還不能確定具體的時間,應該過不了多久,因為授權的期限只有三個月。”省體育局的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福娃”遭遇“李鬼”沖擊
11月22日,西寧市北斗宮街、人民街、大新街及各小學門口,造型逼真、形象可人的“福娃”鑰匙、手機掛件紛紛在一些街邊的小店里出售。與此同時,工商部門在我市查獲首批未經授權的吉祥物紀念幣。市工商局公平交易科的張科長告訴記者:自從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揭曉后,工商部門的執法人員就沒閑著,西寧一天沒有吉祥物特許經銷店,查堵假劣“福娃”工作就難以停止。
市場拷問特許專營動作形式
近日,記者在與一些外地來寧人員閑談中了解到,不止是青海買不到“福娃”,新疆、寧夏、蘭州等地也均難覓“福娃”蹤影,即使在北京的吉祥物特許經銷店,甚至也出現了斷貨的情況。水貨“福娃”在人們熱情難擋的購買力下,在一些地方順其自然地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這一方面說明奧運會特許商品一經推出就面臨著打假的嚴峻形勢;另一方面表明,奧運特許經營理念并沒有如同奧運理想一樣深入人心,尤其是沒有在商家的經營理念中得到體現。同時,也反映出市場管理部門在打擊造假。售假過程中仍然處于被動局面。在采訪中,很多群眾告訴記者:應該把奧運特許經營的商店開進社區,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人人買到稱心的奧運商品。
保護奧運會吉祥物知識產權有法可依
11月11日,北京奧組委就保護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公布公告,根據《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的規定,未經奧組委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均不得為商業目的(含潛在的商業目的)使用吉祥物。其中包括:將吉祥物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將吉祥物用于服務項目中;將吉祥物用于廣告宣傳、商業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制造或者出售吉祥物和相關產品等。若發現任何侵犯吉祥物知識產權的行為,奧組委將提請有關部門依法查處,并追究侵權人的責任。(記者 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