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報訊(記者王曉)我國發行的熊貓紀念幣中,有一組非常獨特,該紀念幣沒有面值。專家介紹說,這種無面值熊貓紀念幣如今已經成了珍品,持有者切不可輕易出售。
有沒有面值本來是紀念幣和紀念章的主要區別,有面值的為“幣”,無面值的為“章”。熊貓紀念幣為什么會有無面值的?專家介紹說,以前許多國家有私人存有黃金制品需要交稅的規定,大約在1960年代末期,南非首先發行了成為普通金幣的克蘭格林金幣,也稱實體金幣,該幣當時未標面值,后逐漸形成國際慣例。我國于1982年開始發行熊貓金幣,當時就是按照克蘭格林金幣的幣面設計思路鑄造的,所以也未標上面值。
記者在郵幣卡市場了解到,1982年發行的無面值熊貓紀念幣現在已經很難看到,該幣全套4枚,均為金幣,分別為1盎司、1/2盎司、1/4盎司和1/10盎司,成色均為99.9%,正面圖案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北京天壇祈年殿及“1982”年號,背面圖案為同一形態的熊貓食竹圖及重量、成色等內容。該幣現在已經是珍品,價值很高,持有者轉讓時一定要看準行情,不要低價出售。
(來源: 沈陽今報)